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二章:形势极危

将官吏有投降的,都不予追究,广宣恩信,大加厚赏。

    “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皇上有难。”荀攸念完了最后一句,终于忍不住将檄文摔在地上,怒道,“如今此檄文天下皆知,若是照此恶态发展下去,我军必不战而溃。”

    一道檄文,已让曹军如此头痛。

    所有人都沉默不已,神色沉重的样子,却惟独周扬从容自若。

    并非他心中有什么奇谋妙计,而是因为他知道这一场战争,最终胜利的必是曹操,只要打下乌巢,烧了袁军的粮草,灭了敌人的士气,即可一战获胜。

    但问题是乌巢守将是否能像书中所写一般喝个烂醉,再等曹操带兵去偷袭,仍是一个未知之数。

    曹操沉默良久才道:“众将听令,立刻在黄河以南多设据点。”

    荀攸道:“据点能防得住敌军,却防不住对方的密探和流言啊!”

    曹操冷哼道:“我当然知道,但是不多设几个据点,就等同于告诉袁绍可以集中攻打一处,轻松拿下官渡,别说什么密探流言,恐怕不出半月,大家都将成为袁军俘虏了。”

    除此之外,北方一直有探子与曹操身边的文武官员接触,不断从内部瓦解。

    造成了曹操不敢把许多人员安排在此战之中,只能用一些在忠诚上绝对可靠的人于重要据点上,大大减少了袁绍南下的阻碍。

    这几天帐内不断商议,却始终没有半点好的结果出来。

    官渡地区的各县内都传出了许多不利于曹操的流言,更甚者有的加油添醋,又有识字之人将檄文译成普通俗文在百姓之间传开,种种对曹操不利因素越来越多。

    “在这样下去的话,不用袁军南下,我们方即不战而降了。”荀攸对此甚是担忧。

    曹操何尝不是忧心仲仲,只是用那深遂的目光将这许多心事压了下来,表面上更是不敢露出半点声色,以恐影响了其他人的战斗情绪。

    此时,西边传来了消息。

    原来杨阜已在西凉重新定居下来,并每天与韩遂会面。

    毕竟马腾现于许都住下,因此外交西凉的着重点便定在了韩遂身上。

    杨阜的来信中指出,目前韩遂基本不会轻易妄动,因为他并没有将韩遂与治元多勾结的事情告诉马超,并以此为筹码,争取了韩遂的按兵不动。

    加上之前曹操又与治元多等人结好,更让韩遂对中原形势捉摸不定。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曹袁交战,袁绍占尽了各种优势,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