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一章 以战养战

    第五十一章 以战养战

    “殖民地?”这个名词很新鲜,李隆基,姚崇和宋璟很是惊奇。

    陈晚荣给他们解释道:“殖民地就是把大唐的人移到这里,让他们安家,久而久之,这里就属于大唐的了。”

    李隆基点评道:“这不是移民实边么?”

    中国古代为了解决边疆的稳定,采取移民实边之策,很好的维护了边疆的稳定。殖民地和移民实边有些近似,却又不一样。

    陈晚荣微一摇头道:“皇上,二者有些相近,却又不同。移民实边不过是在大唐的边疆,而殖民地可以远些,我们要是打下大食和罗马帝国,要是没有一定数量的子民在这里居住,难以维持其稳定。”

    李隆基对这话深表赞同:“那倒是,毕竟这里离大唐太远,要想有效治理的确是个问题。殖民地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凡愿去者,朝廷鼓励,立功者,朝廷重赏。”

    陈晚荣还没有说,他就提出来了,陈晚荣不得不佩服他的明智:“皇上圣明!自古以来,凡作战者,必先准备粮草,大唐此次西征,军队众多,所需的粮草更多。臣以为,要是从内地征调的话,由于路途过于遥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臣决定这一仗就‘以战养战’,利用大食和罗马帝国的资源、粮草为我们所用。”

    “以战养战?”这说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对于唐人来说他们早就在使用这一策略,却没有明确提出来。李隆基乍闻之下有些惊讶,继而就是击掌赞叹道:“说得好!大食离大唐太远了,要是从内地调运粮草兵器,光是这路上的消耗就够让人受的了,必然是天下震动。”

    姚崇精通政务,眉头一皱,提醒一句:“皇上,这想法固然是好,可是一个不好就会激起大食百姓的反抗。”

    以战养战说到底就是掠夺,尺度没有把握好,必然激起事端。对他的提醒,陈晚荣很是赞同,不过,陈晚荣另有想法:“姚相,这事我考虑过了。有句老话叫‘竭泽而渔’,意思是说不顾一切,把老底子都给弄得没了。我们这次出兵西域,就得注意分寸,不能做这种事情,尽可能不激起事端。”

    宋璟也发话了:“想法是好,可是这种战争,要想不激起事端也难,不好办。”

    陈晚荣却是信心十足:“宋相请放心,我想了下,大唐在大食有几个有利的条件。一是大食新近崛起,好多地方是新收之地,还没有融合,这里的抵抗还在进行,我们得利用好这条件。二是大唐在这里的认知度比较高,在华夏历史上,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