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号,擂鼓。”诸葛瑾面色不变,下令道。
“诺。”士卒应命道。
不久后,号角声,擂鼓声,在营地内响了起来。尤其是轰鸣的擂鼓声,让人震耳欲聋。
那两万山越人,被突然的变化吓了一跳,一个个目光闪动,或是恐惧,或是凶狠,桀骜不驯。
以及,一阵阵的骚动。
就在这股气氛中,刘封的马车使到了附近。华贵的车架,以及强健,满是杀气的护卫。
车架驶过,无数的士卒,对着车架低下了头颅。神色敬畏。
很快,马车使到了点将台下,刘封在众人的目光中,走下了马车,一步步上了点将台。
“主公。”诸葛瑾对着刘封抱拳道。
“嗯。”刘封应了一声,随即把目光投向了校场内,密密麻麻的山越人。
这是刘封第一次近距离,仔细的观察山越人。
山越人与汉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面貌,体态都与汉人相似。与五溪人有很大的区别。
他们的语言,甚至与吴越一带的方言有些相似。
证明这支外族,与汉人的关系,算是***。
只是山越人活在深山之中,身材精干,性格桀骜不驯罢了。
而校场内的山越人,虽然多是少年人,但是肌肉扎实,强壮,精悍。散发着一股股桀骜不驯的气息。
这一看,刘封心中稍微有些喜悦。
真是好苗子啊。把这些人交给黄忠这个强将训练,不出三年,就是一支冠绝荆楚的强力军队。
不过,这些山越人所散发出来的桀骜不驯。让刘封心中的喜悦,稍稍的去了一些。
这是一支苗子,还不是强军。
这二万人交给黄忠,是刘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一是因为山越人桀骜不驯,只有更加强大的将军,强势的猛将,才能压服住。
二是因为这群山越人基本上与江东有仇,而黄忠的责任就是驻扎在九江,防备江东人的偷袭。
所以,把山越人交给黄忠是绝对正确的。
“找几个懂山越语的人过来,对他们说,听话的活,不听话的死。”刘封看了几眼,对着诸葛瑾淡然道。
“诺。”诸葛瑾应了一声,转身吩咐了一个士卒,让他去找人。
不久后,大约十余壮年男人,进入了大营。大声宣布着刘封的命令。
听话的活,不听话的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