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七章 洋务干将

02年我们成功的仿制了八千吨水压机四台,这才缓解了战舰装甲钢的生产压力……这台一万四千吨水压机的投入运行可以加快战舰用钢的制造,并且在其它方面应用也很广泛,诸如蒸汽轮机等,其核心部件的加工制造都离不开它……”曹妃甸工业区瑞阳钢铁厂总工程师徐建寅指着身后巨大的水压机介绍道。

    徐建寅本来是张之洞手下对工业最熟悉的三大干将之一,不过在建国后张之洞回乡隐居养老,蔡锡勇一直都致力于汉阳钢铁厂的建设,后主持上海钢铁厂建设。王秉恩和徐建寅的经历就比较复杂一些,先后主持白云鄂博钢铁厂、天津机器局、保定机器局、隆盛机器厂、雷龙枪炮厂,还有在北洋大学、北京大学担任校长的经历,最终王秉恩任中国工业部副部长,而徐建寅则任曹妃甸瑞阳钢铁厂总工程师。

    张之洞幕府虽然在规模上不比李鸿章幕府,但是谭氏父子在甲午战争后“空降”北洋,几乎将李鸿章经营数十年的北洋幕府全面接受,后来李鸿章重出江湖出任两广总督带走了一部分政治人才,但是其经济、科技人才则很好的被谭延闿给笼络住了。

    甲午战争后的那段空降经历使得谭延闿一开始就站在了李鸿章的肩膀上,再通过辜鸿铭、蔡锡勇、徐建寅等人吸收了张之洞幕府的精华——张之洞幕府最大的特点便是人员质量非常高,政治方面的人才很少,但是经济和科技人才储备雄厚,这和李鸿章擅长搞“嫡系”路线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可惜的是在前段时间里,王秉恩反对简体字推广而退党,使得谭延闿失去了这个在政治和科技方面都很有头脑的一员大将。即便如此谭延闿也并没有撤销王秉恩的工业部副部长的职位,王秉恩在工业部的能力有目共睹,在谭延闿看来强烈反对简体字的又不止王秉恩一个,况且张之洞是王秉恩的房师,举人出身的他站到老师一边反对推广简体字是天经地义,他和张之洞提出反对意见的初衷都是出于学术上的不赞同,比那些居心叵测的人要强多了。对于像王秉恩这样踏实做事的文人,谭延闿还是相当尊重的,所谓虱子多了不痒,他如果连王秉恩都容不下,那也显得他太过小气了。

    今天看到徐建寅让谭延闿想起了当初另外张之洞手下的两位洋务干将,对于王秉恩和张之洞他只能说声抱歉——他自己也认识到在文化继承方面,繁体字比简体字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但目前中国需要的不是满地的国学大师,而是越来越多具备现代化知识的科技人才,这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文化传统必须要为国家存亡让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