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

发挥的效力使得中国的军工生产远比在天津、上海、南京要安全的多——除非英国肯武装干涉,否则谁也无法阻止大量的军火从汉阳出发源源不断的运往直隶武装中国军队,这和设在天津、上海、南京的大清帝国军工企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这是一个向中国内陆推进的好机会!”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对俄皇如是说。

    “……鉴于俄国人在远东的扩张,大英帝国有必要将俄国人从卢汉铁路的餐桌上排除出去,哪怕大英帝国无法承担这次铁路修建工作,也绝对不能让这项庞大的工程落入俄国人手中……”尽管索尔兹伯里首相授意《泰晤士报》公开反对窦纳乐少校接任已经调任俄国的欧格纳来任驻华公使任命,但是窦纳乐依旧非常尽职尽责的将自己对于卢汉铁路的看法以信件的方式郑重的向索尔兹伯里首相汇报。

    “……这将意味着一场巨大的争吵……中国人正在修建的那条铁路显然会对大英帝国在远东长江流域的优势构成挑战,其他列强国家也会趁虚而入在远东扩大它们所已经拥有的巨大影响力,这毫无疑问将会威胁到帝国在远东数十年以来所拥有的各种权益……虽然我本人有意引导一些强国将注意力从欧洲转向远东,但帝国在远东的力量能否同时应对两个强国所部署在远东的兵力——尤其是海上力量,我们该在远东保持一个怎样的海军规模以应对日后的挑战?!……亲爱的先生,我必须修改我的初衷,帝国不能失去远东!……”索尔兹伯里在递交给爱德华七世的信件中表明了他对卢汉铁路的看法。

    谭延闿和盛宣怀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修建卢汉铁路造势的结果会引出来这么大的麻烦,不过这对于盛宣怀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无论是汉阳钢铁厂还是卢汉铁路对他而言肯定的有一点——这巨大的好处肯定都被他的合作者谭延闿给捞去了,自己不过是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弄俩“小钱”花花。虽说是“小钱”,这是相对于汉阳钢铁厂和卢汉铁路的价值而言的,若是和他盛宣怀的总资产相比,那绝对是不可想象的比例。

    现在盛宣怀还并不清楚各国列强对卢汉铁路的想法,也不知道谭延闿和别的人压根就不同——谭延闿需要的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投资、管理卢汉铁路,而不是大家头脑中固有的向外国银行大举借款,由外国工程师设计铁路,然后最重要的重点路段、桥梁还需要外国的施工队来完成,最为极端的便是将整条铁路包给外国公司。

    这是一个在这个时代中国人脑海中极为疯狂的想法,无异于母猪在天上飞——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