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七章 震慑

铭传出山,话要说的客气些……”

    “老佛爷圣明,然刘铭传傲气十足,这电报到了庐州刘铭传处,可酌情庐州知府亲自去请,否则寻常小吏亦是让刘铭传看轻……”

    “呵呵,行,就依文卿所言,既然如此哀家也就给足他刘铭传面子,反正这电报是要发给安徽的,庐州那里应该还没有直接通电报,就让安徽的巡抚、藩司、臬司酌情选一人亲去庐州请他出山,一个不够就两个,两个不够就三个,给足他面子让他出山!”慈禧太后笑呵呵的说道。

    当翁同龢从仪銮殿中走出来的时候,他的腿已经酸软无力,更加疲惫的是他的精神——刚才慈禧居然在仪銮殿单独召见他,这种事情已经有五六年没有过了吧?翁同龢记不清楚了,被慈禧太后单独召见这是一个大清臣工的荣耀,这种荣耀甚至可以顶的上赏赐顶戴花翎,翁同龢为官数十年总共被单独召见的次数也不过才十三四次,这已经是在大清大臣中名列前茅的了,甚至是李鸿章等人也没有他多。

    可是这一次仪銮殿单独召见却是让他感到胆战心惊——“书房可以撤了!”这便是慈禧太后见到他的第一句话!

    翁同龢大道理说了一箩筐,据理力争之下才保住了汉文书房,满文和洋文书房被裁撤,并且将孙家鼐留在了书房。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更要命的在后面——“我听说皇上已经屡屡发旨给刘铭传,急召他进京了?”

    翁同龢听后心中直打鼓:“可刘铭传不知何故屡屡推脱……”

    慈禧太后听后用力拍了桌子:“翁师傅!”

    翁同龢听后眉头一皱,他听得这个“翁师傅”已经是有些毛骨悚然了,而慈禧太后似乎也是动了真怒。

    慈禧太后冷冷的笑道:“此人是个大材。现在要用人家,圣旨却不直接送到人家手上。要人来拼命出力,却又礼数不尽,要我也是个不来。我还听说张汝梅曾经建议重新启用张学醇,以助宋庆来指挥盛军余部和铭军,可惜朝中有人因为私怨压下了此事……”

    翁同龢头上有些冒汗了:“臣,臣实是有所顾虑。此公骄悍成性,怕不如此出山后更难以驾驭,再者,他曾是李鸿章手下的旧部,着李鸿章代传圣旨也是合于情理的事。至于张学醇、张学醇他已经太老了……”

    “翁同龢!哀家看你才是老了!当年是哀家亲笔点了你做同治皇帝接着又做了皇上的师傅,待你翁氏一门亦是不薄,一门三代状元两代帝师还要怎样?朝廷都到了如此局面,你还闹党争,记恨着当年的事情,不要忘了,你哥哥虽然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