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四章 决断

续发展下去,就看这次行动的成果了!

    而这时在陆地上,也是一片紧张忙乱的气氛。虽然大雨如注,但是人和马都在冒雨开进。大量的弹药,大量的军需物品,都沿着胶济线源源不断的向前输送。青岛地区缴获的资材,也在向东疏散。大量佩戴着不同符号的军人,将潍县以西的这块战区,变成了军人的世界。十八师已经增援了上来,总统的虎穴作战室也在济南设立,司马湛参谋长也先期前来坐镇。前线的部队编制已经进行了调整。负责战区统一指挥野战部队作战的,就是蔡锷将军在周庄的第一野战军团指挥部。野战军团下辖两个军,青岛军军司令官为林述庆少将。他指挥着第九师十七旅和十八旅,以及中央教导师,作战地域是整个青岛地区,崂山湾并且一直向北延伸到鳌山卫地区。全部兵力大约有五万五千余人,还有青岛要塞的重炮支援。

    在他们的南翼,则是掩护胶济线南线的张雄夫海防军,军辖第二十师,第二十三师,第二十师,还有第九师独立旅,全军总计五万二千余人。战斗力和装备都略逊于青岛军的战列部队。

    野战军团直接掌握的预备队为第十八师的三十六旅。还有星夜北上的十六师三十二旅。控制在潍县以西,还有从各部抽调的不少野战炮兵。而虎穴则又控制着十八师的三十五旅和独立旅,以及十六师三十一旅。放在潍县以东的地域。形成了梯次的配备。

    在虎穴司马湛和周庄的蔡锷之间,包括他们的智囊团,就即将进行的战事,发生了激烈的争论。部队的调整,一时都被耽误了。蔡锷认为总参把部队梯次配备,形成了添油战术。日军攻击上陆,以前线两个军进行抵抗,必然兵力不足,不符合决战的态势。他设想利用青岛的要塞工事,在周围地域坚决死守,消耗日军有生力量。而我军可以利用胶济线源源不断的补给。到日本军队觉得取胜无望之后,自然会寻找台阶下台撤退。这也是将战事控制在一定规模以内的好办法。如果采取他的战略,那么控制在潍县左右的预备部队,就要向前推,于一线作战军连成一气。华北的蒋百里也来电报,表示支持他的设想。

    而司马湛却认为,日军拥有强大的海上实力。除了胶州湾以外,随处都可以登陆。想堵击日军于海岸线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陆军在前线,应该牢牢守住青岛,防止日军利用这个良港进行补给。他们在滩头对大军进行补给的话,没有港口的设施,将是极其不方便的。其余海岸线上应只放有限的警戒兵力,就连海防军张雄夫部都应该做好随时由一线撤退的准备。放日军登陆上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