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4章 寂寥美人心

,巩固自己地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基本上已经能控制吴国全境,这才能放心地对外用兵。

    吴国国内,能对姬光有所威胁的,只有那些有封邑和家臣地公卿大夫,他们纵然对姬光有所不满。在缺乏第二个强大人物领导的时候,也不会冒着举族被屠戳的危险与姬光做对的。春秋为义赴死者多,为忠赴死者少,方孝孺、铁铉那样的忠臣烈士,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的,这个时代,父比君重,家比国重。也怪不得他们。

    至于自己。鲁卫两国的两套班底,现在分别由孙武、英淘和梁虎子、荆林负责。他们训练士卒、扩充军备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使自己能抽出身来,考虑借助外力地问题。至于对这两支军队的掌握,他倒不会担心,这并非因为这几员将领的忠心,忠心这种无形的东西随时可以变化,或因外力,或因内力,但是这两支军队的班底是他建立地,士卒的尊卑观念仍然受限于这个时代,而且这两支军队建立在他国土地上,存在的唯一条件就是他的存在,为他地复国而战,因此至少在他复国成功前,不会滋养将领拥兵自重的意念,出现权柄倒置的情况,他可以放心把内务交给他们去做。

    可是不管孙武、梁虎子他们做的有多好,纯以武力论,他永远也不可能超过姬光,即便鲁卫两国君主放心在他们境内出现在一支不属于他们掌控的强大武装,姬光是倾全国人力物力建设军队,那速度和规模他是无法比拟的,在姬光已基本掌控了吴国全境的情况下,他必须借助外力,复国才能成功。这与年初独力伐吴时不同,复国策略因时因势而变的结果。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攻,这是符合春秋时代小国林立,政权更迭如同儿戏地政治局面的,许多国家诸侯被驱逐再复国,其主要原因都是借助外力。然而现在的政治局面有些特殊,首先已没有了肯以维持天下秩序为己任的霸主,强国如晋、齐、楚,晋齐两国公卿分权,内战频仍,无暇外顾。楚国王权非常集中,没有强大的世卿,但是楚王昏庸,胸无大志,有才干的人快被他祸害光了,也担负不起这个责任。

    其余诸国实力都有限的很,鲁国只能暗中相助,卫国虽然慷慨,也只是借了他一方城池,方便他招兵买马,现在又因他的逐渐强大起了戒惧之心。要复国,最大地成功希望在于借助外力,而这外力,要怎样才能取得?

    鲁国三桓为其所用,根本原因在于三桓之间地平衡政略不想失控,那么卫国呢,卫国掌权者们有什么欲望,有什么弱点?

    庆忌联系着这两天不动声色从弥子暇口中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