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32 陈兵百万

封儒宗、义父、恩师,为万石君。兼顾家国天下也。至于大将军,皇上已先立上将军。秩同大将军。品秩擢升,属吏、营士,皆需补充。试想,将军营中五校。若升秩一等,五将各有五校。一校五千人,二十五校,足有十二万五千人。且主将麾下兵马不计。

    太傅黄忠,兼护国上将军,麾下诸校,皆升将军。将军营中,又下设五校,需补满十二万五千人。横海上将军黄盖,麾下五校,亦升将军。同需补足十二万五千人。

    二军相加,足有二十五万人。

    实毋需,再加大将军。

    且还有,五部都护府联军、属国兵、方国卒,皆未计其中。

    言太上宫府,百万雄兵。绝非,言过其实,徒有虚名。

    太上诏命既出,无上将军幕府,分立之势成。换言之,即便下放皇权,亦不轻释兵权。

    此乃太上宫府,安邦定国之道。即便分封五帝。太上皇帝,仍需握天下权柄。以摄天下。

    太上幕僚,心中大定。

    幕府六卿先出,六大谋主、军主,门庭若市,车水马龙。

    皆是同僚登门相贺。皇上遣中书令荀采,御赐贺礼,以荣家门。六卿涕零,百官艳羡。皇上乃长情之主。高官厚禄,不吝赏赐。天下人尽皆知。幕府上卿,伴驾多年。运筹帷幄,出谋划策。君臣勠力,上下一心。仁人志士,共襄盛举。方有今日,季汉三兴。

    论功行赏,势在必行。

    先封六卿。循序渐进,乃皇上惯例。须知,太上帝廷,九上卿亦远未补全。皇上有言在先,三载之中,太上宫府,陆续迁往长安。凡幕僚属臣,悉数同往,还政蓟国。

    “毋急也。”鸾栖馆,和乐舍,许子远,气定神闲。

    “幕府九卿,只余其三。安能稳坐。”陈琳言道。

    许子远,遂告知宫中传闻:“闻,主上欲以我为大司勋。”

    “果有此乎?”陈琳喜问。

    “然也。”好友当面,许子远亦不遮掩。

    “因何不宣?”陈琳不解。

    “古有六卿,今有九卿,何曾闻七卿?”许子远笑言。

    “只恨无人与子远并列。”陈琳扼腕长叹。先前,亦因无人与许攸,并著于世,故不能入谋主之列。

    “我主,必有计较。”许子远,成竹在胸。

    陈琳,焉能不追问:“三卿者何?”

    许攸,先有所得:“大司勋、大司民(注①)、大司会(注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