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曾亲自前往城下督战,他们都很清楚眼下高句丽军守城的决心,想要攻下平壤绝非易事。
苏定方道:“高句丽人死守,想要取城不易,但现在已是夏末,眼看着就快要入秋了,再这么拖下去,一旦到了九月还不能破城,今岁便再难有机会了。”
平壤在北,气候冷地也早,一般在九月时便会开始降雪,一旦高句丽人守住了城,将战事拖进了九月,倒是城内外大雪,唐军难以适应如此严寒,就不得不如当年李世民那边无奈退兵,这等于又是给了高句丽人喘息的时间。
薛仁贵当即道:“绝不能将战事拖进入冬,此番陛下倾国东征,就是意在灭国,若是不能在今岁破城,此前我等所为便都会成空,又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信重。”
李绩听着薛仁贵的话,问道:“仁贵可有破敌之策?”
薛仁贵回道:“如若不成,便由末将亲自领辽东人马登城强攻,也许便可破城。”
薛仁贵骁勇,冠绝天下,薛仁贵麾下辽东儿郎也俱是精锐,若是由薛仁贵亲自登城强攻确实更多几分胜算,但这对李绩而言却不是法子。
薛仁贵是李恪亲卫出身的心腹爱将,李恪对他极是器重,而攻城又是极危险的事情,若是薛仁贵的性命丢在了平壤城下,这要他如何去跟李恪交代?
李绩当即否决道:“不可,你是军中主将,岂能行如此险事,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苏定方也道:“大帅说的是,主将登城确实于理不和,更何况眼下时候还早,咱们也不是没有时日的。”
李绩道:“定方说的是,我在今日攻城时也想到了一事,也是特地请了你们前来商议。”
苏定方道:“大帅但请吩咐。”
李绩道:“高句丽城高池深,欲强取固然不易,但自古万乘之国,多亡于宫墙之内,咱们想从外破其城固是难事,但要从里面破城,也未尝不可。”
李绩之言一出,苏定方就猜到了李绩的意思,苏定方问道:“大帅是想借助高句丽君臣失和之事做文章?”
李绩道:“不错,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和高藏王有杀兄之仇,而且架空高藏王多年,他们君臣间必定矛盾极多,若是能激化他们君臣矛盾,叫平壤城自内而乱,便是我们破城的良机。”
渊盖苏文虽然手握兵权,权倾朝野,但高藏王一脉毕竟掌高句丽王权数百年,无论在朝中、军中还是在民间都极有人望,哪怕是野心勃勃的渊盖苏文也只敢擅政,而不敢轻易地取而代之。
苏定方道:“高句丽人死守,想要取城不易,但现在已是夏末,眼看着就快要入秋了,再这么拖下去,一旦到了九月还不能破城,今岁便再难有机会了。”
平壤在北,气候冷地也早,一般在九月时便会开始降雪,一旦高句丽人守住了城,将战事拖进了九月,倒是城内外大雪,唐军难以适应如此严寒,就不得不如当年李世民那边无奈退兵,这等于又是给了高句丽人喘息的时间。
薛仁贵当即道:“绝不能将战事拖进入冬,此番陛下倾国东征,就是意在灭国,若是不能在今岁破城,此前我等所为便都会成空,又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信重。”
李绩听着薛仁贵的话,问道:“仁贵可有破敌之策?”
薛仁贵回道:“如若不成,便由末将亲自领辽东人马登城强攻,也许便可破城。”
薛仁贵骁勇,冠绝天下,薛仁贵麾下辽东儿郎也俱是精锐,若是由薛仁贵亲自登城强攻确实更多几分胜算,但这对李绩而言却不是法子。
薛仁贵是李恪亲卫出身的心腹爱将,李恪对他极是器重,而攻城又是极危险的事情,若是薛仁贵的性命丢在了平壤城下,这要他如何去跟李恪交代?
李绩当即否决道:“不可,你是军中主将,岂能行如此险事,这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苏定方也道:“大帅说的是,主将登城确实于理不和,更何况眼下时候还早,咱们也不是没有时日的。”
李绩道:“定方说的是,我在今日攻城时也想到了一事,也是特地请了你们前来商议。”
苏定方道:“大帅但请吩咐。”
李绩道:“高句丽城高池深,欲强取固然不易,但自古万乘之国,多亡于宫墙之内,咱们想从外破其城固是难事,但要从里面破城,也未尝不可。”
李绩之言一出,苏定方就猜到了李绩的意思,苏定方问道:“大帅是想借助高句丽君臣失和之事做文章?”
李绩道:“不错,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和高藏王有杀兄之仇,而且架空高藏王多年,他们君臣间必定矛盾极多,若是能激化他们君臣矛盾,叫平壤城自内而乱,便是我们破城的良机。”
渊盖苏文虽然手握兵权,权倾朝野,但高藏王一脉毕竟掌高句丽王权数百年,无论在朝中、军中还是在民间都极有人望,哪怕是野心勃勃的渊盖苏文也只敢擅政,而不敢轻易地取而代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