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妞撇撇嘴,“但食材看上去很一般啊。”
李连之差点吐血,双眼一瞪,她丫的看来就是不怀好意。他强忍着心中的怒气“好声好气”的解释。
随后甜妞又问了几个问题,但总瘙不到痒处,有一搭没一搭的问不到重点,就算李连之想要炫耀,多夸夸自己做的粥都找不到机会。
但到了隔壁,甜妞的问题就变的极富技巧,很快的就将观众的好奇心给带动起来了。
比如甜妞问,“蝉衣选手,你这次做的是什么粥啊?”
夏蝉衣:“状元及第粥。”
甜妞一脸惊喜兴奋;“哇哦,这个名字十分霸气啊,看来蝉衣选手这是对比赛的胜利势在必得了。”
群众们也跟着双眼放光,饶有兴趣起来,由于颜值即正义,他们这会儿看着夏蝉衣那张好看的脸也说不出什么奚落的话,反而一个个带着鼓励,带着善意的加油。
这不,现场气氛瞬间就热闹了。
然后甜妞就继续问了,“我还记得之前也采访过蝉衣选手一道叫做将军过桥的菜,你说的那个典故十分的诱人啊,不知道这道状元及第粥有没有什么典故呢?”
夏蝉衣点头,对这个送上门正点到她想要说的问题上,面上就多了几分笑意。
随后口齿清晰的就讲起了这道粥的典故来,“复古时候相传在明朝的时候,广州西关广州西关有一个叫伦文叙的小男孩,由于家里贫困,七岁便出来卖菜。他从小就喜欢吟诗作对,在菜市里还不时有人缠着他吟诗。
有一天,他挑着一担菜路过丛桂路一间粥铺时,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但又没钱买。店主认出他是诗童伦文叙,便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读书呢?在菜市场卖菜太可惜了。”
伦文叙说:“我家穷,没有钱。”
店主说:“这样吧,以后你每天都把菜挑来我这里,我买一部分,然后还每天给你一碗粥吃,等凑够了钱你就去念书吧!”
自从以后,伦文叙天天都吃到不同的粥,有时有肉丸粥,有时是猪粉肠粥,有时又是猪肝粥,有时则三样都有。
几年后,伦文叙高中状元,他不忘当年店主的恩情,回乡省亲第二天便去看老店主,并请老店主煮一碗粥。老店主命人煮了一碗肉丸、粉肠、猪肝齐下的粥,献给伦状元。伦文叙便给此粥取名“状元及第粥”......”
这典故讲完,再加上甜妞那夸张却不让人讨厌的赞美,观众们也乐呵呵,热热闹闹这则典故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