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8章 魏皇来了,青天就有了

    第五伦来到蜀郡第一件事,不是入成都,而是直奔郫县祭祀先师,没有冗长复杂的仪式,一切从简。

    皇帝已经在山上待了足足半个时辰,作为“五德卫”骑都尉的窦固,等得几欲打哈欠,他手肘顶了下一旁发呆的副都尉阴兴:“君陵,汝说说看,陛下在扬子墓前,会说何事?”

    阴兴想了想,压低声音回道:“我猜是以天子身份,告慰先师。”

    阴兴家族大落大起,童年被掳入宫,差点被阉了当宦官,跟着姐姐过过苦日子的他,对地位变化格外敏感。

    他说道:“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十八年前,扬子被新莽君臣逼死,十八年后,陛下已诛莽灭成,做了皇帝,不再是过去的布衣,自然应重新祭祀,  修整墓冢,以配得上帝师身份。”

    窦固则不然,  他颇受伯父窦融影响,  少年老成,  容易多想,遂道:“我听伯父说过,  扬子虽潦倒一身,却不在乎身份地位,陛下自然知晓,  我猜,陛下更想告诉先师,扬子已配享孔庙,被公认为儒家大贤了!”

    早在多年前,第五伦就亲至曲阜,  召集北方群儒开会,  敲定了儒门道统传承次序:以孔子的爱徒颜渊、曾子;战国时大家孟子、荀子,  以及扬雄五人配享祭祀。

    作为扬雄的学生,第五伦受扬学而承志,  诛灭新莽,  因继道统,将再度开创盛世!顺理成章!

    两个年轻人在这瞎猜,  却无人知道第五伦独自在老师墓前,  都说了什么话,  从事后看,似乎窦固的猜测更接近事实些。

    第五伦离开时,  给扬雄烧去了两本书,其一名为《子云翁辞赋全集》。

    里面收录了扬雄年少时的《绵竹赋》、《成都城四隅铭》、《蜀都赋》,以及到长安后所作的《河东赋》《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以及《酒箴》《逐贫赋》等,上好藤纸所印,  封面上是巴山蜀水的画作为封皮。

    而另一本,  则名曰《扬子集》,诸如《太玄》《法言》《训纂》《十三州箴》等扬雄晦涩难懂的著作,尽在其中。

    这两种书,皆以雕版印刷上千册,  虽然第五伦不将其强行列入科举考试范围,却分别作为郡县“小学”,四京四所“大学”的藏书,成了各地入学士子最容易看到的“课外读物”。。

    扬雄的辞赋本就极好,正适合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年轻人,而太学生多半二三十岁,更喜欢思变,应该有人能稍稍读懂《太玄》等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