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的嫉妒,恨不能以身代之。
然而终究没有这样的胆量,毕竟辛弃疾,现在可无人敢去招惹。
岳无笛得知之后,不由苦笑,若非莫幽茗父母双亡,唯一的长辈便是辛弃疾的话,他又怎么会让辛弃疾收莫幽茗为干女儿,又怎么会招惹这么多的目光?
好在他在明面上终究只是个小人物。这件事的风波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另外一件事给完全盖住了。
皇帝想迁都了!
准确地说,是还都!
自从靖康之耻,高宗南渡之后。南宋的历代君主,不管昏庸还是英明,心里面何尝会没有收服中原,还都汴京的愿望?
不是有一句诗叫“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么,这句诗广为流传。是每一个汉人心中的痛,更是南宋皇帝心里面的一根刺。
现在好不容易国朝大振威风,收回了包括汴京城在内的大半个中原,宁宗皇帝又如何不想还都汴京,祭表太庙,告慰列祖列宗,彰显自己的功绩?
在宁宗皇帝的怂恿之下,立刻便有一些官员,争相上表,提议还都汴京,再振国朝志气。宁宗皇帝自然大为欢喜,但是现在他还得赢得韩侂胄和辛弃疾二人的同意,否则此事势必难成。
从内心来讲,辛弃疾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他很清楚,南宋除了北伐军,其他的军队根本就拿不出手,一旦都城迁回了汴京,那么一旦北方战事不利,都城立刻就首当其中,很可能会重蹈当年靖康之耻的覆辙。
然而岳无笛对此乐见其成,韩侂胄自然也就不会反对。
辛弃疾知道岳无笛心里面藏着什么心思,但这件事他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讲出来。因为无论宁宗,还是韩侂胄,都在全力促成此事,他这个第三号人物,纵使有什么意见,恐怕也难有什么作用了。
何况,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都在思考那天和岳无笛的谈话,也在反思一个国家需不需要尚武风气的问题,倘若真的需要,那么这个大宋朝廷也的确是无药可救了……
在宁宗皇帝和韩侂胄的全力促成之下,辛弃疾也没有表示什么反对的意见,迁都之议的结果,自然就毫无悬念了。
当朝廷正式下旨,要还都汴京城时,举国欢动,而好不容易消停下来的临安城,再次出现了日日元宵节的景象。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是那么高兴,那就是临安土生土长的百姓,又无力或无法跟随朝廷北迁的,因为要丧失天子脚下百姓的身份,自然怏怏不乐,但这在还都汴京的荣光
然而终究没有这样的胆量,毕竟辛弃疾,现在可无人敢去招惹。
岳无笛得知之后,不由苦笑,若非莫幽茗父母双亡,唯一的长辈便是辛弃疾的话,他又怎么会让辛弃疾收莫幽茗为干女儿,又怎么会招惹这么多的目光?
好在他在明面上终究只是个小人物。这件事的风波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另外一件事给完全盖住了。
皇帝想迁都了!
准确地说,是还都!
自从靖康之耻,高宗南渡之后。南宋的历代君主,不管昏庸还是英明,心里面何尝会没有收服中原,还都汴京的愿望?
不是有一句诗叫“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么,这句诗广为流传。是每一个汉人心中的痛,更是南宋皇帝心里面的一根刺。
现在好不容易国朝大振威风,收回了包括汴京城在内的大半个中原,宁宗皇帝又如何不想还都汴京,祭表太庙,告慰列祖列宗,彰显自己的功绩?
在宁宗皇帝的怂恿之下,立刻便有一些官员,争相上表,提议还都汴京,再振国朝志气。宁宗皇帝自然大为欢喜,但是现在他还得赢得韩侂胄和辛弃疾二人的同意,否则此事势必难成。
从内心来讲,辛弃疾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他很清楚,南宋除了北伐军,其他的军队根本就拿不出手,一旦都城迁回了汴京,那么一旦北方战事不利,都城立刻就首当其中,很可能会重蹈当年靖康之耻的覆辙。
然而岳无笛对此乐见其成,韩侂胄自然也就不会反对。
辛弃疾知道岳无笛心里面藏着什么心思,但这件事他不可能直截了当地讲出来。因为无论宁宗,还是韩侂胄,都在全力促成此事,他这个第三号人物,纵使有什么意见,恐怕也难有什么作用了。
何况,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都在思考那天和岳无笛的谈话,也在反思一个国家需不需要尚武风气的问题,倘若真的需要,那么这个大宋朝廷也的确是无药可救了……
在宁宗皇帝和韩侂胄的全力促成之下,辛弃疾也没有表示什么反对的意见,迁都之议的结果,自然就毫无悬念了。
当朝廷正式下旨,要还都汴京城时,举国欢动,而好不容易消停下来的临安城,再次出现了日日元宵节的景象。
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是那么高兴,那就是临安土生土长的百姓,又无力或无法跟随朝廷北迁的,因为要丧失天子脚下百姓的身份,自然怏怏不乐,但这在还都汴京的荣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