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傅抱石的画

象在作弊,通过别的渠道知道第一幅画是赝品,却说不上具体原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算是违反规定,要被踢出局的。

    “第一幅字的作者,那是鼎鼎大名的傅抱石的山水画。”

    祁象胸有成竹,娓娓而谈:“这画的立意、笔画、风格,我不作任何评价,单单说这作画的纸,就是明显的破绽。”

    “哦?”

    其他人愣了一愣,这也算是另辟蹊径。

    因为其他人在评点第一幅画的时候,总是喜欢拿笔法风格说事。赝品的笔法也有点水平,但是与傅抱石这样的大师相比,还相差很远。

    只要对傅抱石书画风格有些了解的人,轻易就能够把赝品鉴别出来。

    不过祁象却拿画纸说事,也倒是有几分特别。

    庞大老板很好奇,忍不住问道:“你说画纸有问题?”

    “没错,画纸不对。”祁象点头道:“据我了解,傅抱石画人物画喜欢用宣纸,画山水画喜欢用皮纸。那幅赝品是山水画,纸张明显是宣纸。我一看,就知道不对了。”

    “这个……”庞大老板一怔,迟疑道:“这种事情,总有例外的时候吧,貌似不能作为直接的证据。”

    “不,这是直接证据。”祁象很肯定:“因为我看了赝品的落款,题笔是一九四零年春,那段时间,傅先生恰好在蜀川,作画一定只会用皮纸。”

    “为什么?”庞大老板挑眉,表示怀疑。

    就在这时,一个老人放下了茶杯,眼中有几分赞许之意,帮忙解释道:“因为当时处于抗战阶段,宣纸比较昂贵,极难购买,而皮纸价格低廉,随处可见。”

    “傅抱石当年生活拮据,虽然觉得皮纸质地粗糙,但是对墨色反映还有可取之处,所以他在这一时期画人物的老人和山水常用贵州都匀出产的皮纸,只有在画仕女图的时候,才用质量较好的宣纸……”

    那个老人慢声道:“哪怕是在抗战胜利之后,傅先生从蜀川返回金陵,也带回了大量这种皮纸,所以在一九五零年以前,他在金陵绘画的山水画,都是用这种皮纸画的。”

    “到了五十年代后期,傅先生的生活得到改善,就开始采购由温州出产的手工皮纸,或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古皮纸……”

    老人悉心指点道:“所以说,傅抱石先生在不同时期所用的纸张,特别是贵州皮纸、乾隆宣纸、乾隆皮纸,都是现代伪造者无法获得的。”

    “绘画纸张的不同,自然是鉴别傅抱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