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回 千金纵买儿女情(2)

不一样,万文胜先是屯驻在郢州数日,按兵不动,等云梦泽的盗贼们放松了戒备之后以三千精兵兵分三路急行军赶到云梦泽。贼人全无戒备,连下船从水中逃跑都来不及就被官军所击破。

    “有了这些免费劳力,”郑云鸣笑着说道:“何愁襄阳增建的工程不能完工?”

    虽然这么说未免对饱受兵祸的京湖百姓有些不恭,但多亏了战后蜂拥而起的盗贼,郑云鸣才有了许多便宜人力可用。中原处置俘虏的办法一向都不是以屠杀为先,强壮者编籍为兵,老弱者发还为民是中原对待俘虏的惯常思路。对于孜孜以求建设思想纯化、纪律严整军队的郑云鸣来说,他无意将这些战斗力根本说不上强悍、纪律又极其散漫的兵丁补充入自己的军队里。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被作为民夫使用。

    对投降的士兵来说这已经算是仁慈的办法,制置使司战后给郑云鸣下达的命令和葛怀、王登、朱胜等人的意见都是讲投降的俘虏全部斩杀。他们的理由惊人的一致:“值此虏乱方休,京湖动荡之际,不得不稍用阎王手段,以儆效尤。”说白了,就是做给那些还在蠢蠢欲动的家伙们看看,面对反叛的盗贼,大宋能够拿出怎样的威慑手段。

    郑云鸣则是坚持自己不杀俘虏的立场。“杀降有什么用?谁也不想将来落得李广的下场。”李广一生未能封侯、最终落得自刎的下场,这个时代的人都以为是他杀害八百名羌人战俘伤害了阴德的结果。郑云鸣正好借着这点来支持自己不杀战俘的立场。

    而他坚持不杀俘虏,并不完全是出于后来人更高的道德要求,更是基于自己对于免费劳力的急迫需要。

    想要在蒙古人下一波攻势中保全性命,非有坚固的城墙依托不可。在这个冷兵器为王的时代里,建筑完备的城墙是一种无法克服的障碍。不管是另一个位面上的襄阳大战,还是本位面上已经存在的巨大堡垒城市君士坦丁堡的历史,都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郑云鸣将众人围聚在襄阳改建工程图前,将自己的全盘改造计划慢慢道来。

    首先是在襄阳四周开设十多个砖窑,利用从下游运来的煤炭大量烧制青砖。唐宋的城池很少有完整包砖的,即使有也只是包裹一层砖石而已。应付目前的攻城器械倒没有什么问题,但郑云鸣清楚知道:总有一天襄阳城防要经受回回砲的考验,通过了这道大考,大宋的寿命可能会延长数十年,通不过,即便是有了穿越的自己,大宋依然可能重蹈覆辙。

    用于对付回回砲的措施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就是将整座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