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今日正在坐禅,忽地竟有小沙弥送上一张拜帖。这拜帖是用黄金打成极薄的封皮。上用白金嵌出文字,乃是梵文。意思是“书呈崇圣寺住侍”,从金套中抽出信笺,也是一张极薄的金笺,上用梵文书写,大意说:“当年与姑苏慕容博先生相会,订交结友,谈论当世武功。慕容先生言下对贵寺‘六脉神剑’备致推崇,深以未得拜观为憾。近闻慕容先生仙逝,哀痛无已,为报,拟向贵寺讨求该经,焚化于慕容先生墓前,日内来取,勿却为幸。贫僧自当以贵重礼物还报,未敢空手妄取也。”信末署名‘大雪山大轮寺释子鸠摩智合十百拜’。笺上梵文也以白金镶嵌而成,镶工极尽精细,显是高手匠人花费了无数心血方始制成。单是一个信封、一张信笺,便是两件弥足珍贵的宝物,这大轮明王的豪奢,可想而知。
本因方丈素知大轮明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但只听说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开坛讲经说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轮寺,执经问难,研讨内典,闻法既毕,无不欢喜赞叹而去。保定帝也曾动过前去听经之念。这信中说与姑苏慕容博谈论武功,结为知己,然则也是一位武学高手。这等大智大慧之人,不学武则已,既为此道中人,定然非同小可。
这六脉神剑乃是大理段氏一族至高武学,除非是天龙寺长老级高僧才能学习。这鸠摩智却是从何而知的。
而且学习六脉神剑需要极高深的内力,即便是本因方丈自己,也没有学习六脉神剑所需的那份内力。
本因方丈想了个办法,由六名功力高深的本寺高僧各学一脉剑法。只是天龙寺中连同本因方丈自己,也不过只有五人达到了学习六脉神剑的基本要求。待到翌日大轮明王来时,只怕不敌。
这时,他听小沙弥回报段誉来访,心中一动,有了个办法。
本因方丈一进屋内,便对段誉道:“阿弥陀佛。誉儿,你现在速速回大理,将保定帝叫来。”
段誉愕然,不知何故。
不过叔祖父既然有所吩咐,段誉自然不敢耽搁,让余贺钟灵两人在此等候自己,然后立刻快马加鞭赶回了皇宫去找叔叔段正明。
段誉离开后,本因方丈才注意余贺两人。
见到钟灵,本因方丈心中不由赞道,好个天真可爱的女孩。而后一望余贺。却是蓦地一个心惊。
在本因方丈眼中只感觉余贺好似与其周身的天地融为一体般,好似一棵树,一朵花,本来就长在那儿一般,本因方丈知道,这是只有先天高手才
本因方丈素知大轮明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但只听说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开坛讲经说法,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轮寺,执经问难,研讨内典,闻法既毕,无不欢喜赞叹而去。保定帝也曾动过前去听经之念。这信中说与姑苏慕容博谈论武功,结为知己,然则也是一位武学高手。这等大智大慧之人,不学武则已,既为此道中人,定然非同小可。
这六脉神剑乃是大理段氏一族至高武学,除非是天龙寺长老级高僧才能学习。这鸠摩智却是从何而知的。
而且学习六脉神剑需要极高深的内力,即便是本因方丈自己,也没有学习六脉神剑所需的那份内力。
本因方丈想了个办法,由六名功力高深的本寺高僧各学一脉剑法。只是天龙寺中连同本因方丈自己,也不过只有五人达到了学习六脉神剑的基本要求。待到翌日大轮明王来时,只怕不敌。
这时,他听小沙弥回报段誉来访,心中一动,有了个办法。
本因方丈一进屋内,便对段誉道:“阿弥陀佛。誉儿,你现在速速回大理,将保定帝叫来。”
段誉愕然,不知何故。
不过叔祖父既然有所吩咐,段誉自然不敢耽搁,让余贺钟灵两人在此等候自己,然后立刻快马加鞭赶回了皇宫去找叔叔段正明。
段誉离开后,本因方丈才注意余贺两人。
见到钟灵,本因方丈心中不由赞道,好个天真可爱的女孩。而后一望余贺。却是蓦地一个心惊。
在本因方丈眼中只感觉余贺好似与其周身的天地融为一体般,好似一棵树,一朵花,本来就长在那儿一般,本因方丈知道,这是只有先天高手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