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宋江和方腊

,那宋江就不会造反了,方腊也就不会造反了,北伐肯定能成功。”

    赵良嗣傻不拉唧地望着李虎,愣了半天,说了一句话,“使相,你了解大宋吗?”

    李虎也傻里吧唧地望着赵良嗣,不知道怎么回答。我了解大宋吗?应该算了解吧,从我懂事时候开始,我就跟着老爹四处流浪,老爹教了我许多东西,而这些东西和大宋息息相关,我当然对大宋有所了解了,不过,我离开大宋很多年了,儿时的记忆已经模糊了,如果说了解,自己都不相信。

    赵良嗣苦笑,马上转移了话题。这件事说了等于没说,做为皇帝的特使,碰到这种事只能具实禀奏,而且李虎最后那句话极其不合适,连禀奏都免了。

    李虎心里很乱,想了半天才问道:“陛下的意思呢?”

    “陛下认为,平州路无险可守,所以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如果你能保持攻势,将非常有利于宋军北伐。”

    李虎冷笑,直娘贼,念念不忘我这点人马,一门心思要消耗我,既然如此,那你就慷慨一点,多给点钱。让人做炮灰还不给饭吃,天下哪有如此抠门地皇帝?

    “给我二十万贯援助,附加条件是卖给你们一万匹战马,然后还要我给你们卖命,请问……”李虎一字一句地问道,“换作是你,你觉得应该如何回答?”

    赵良嗣笑得比哭还难看,他长长叹了一口气,神情非常沮丧,“我立即回大宋。”他是个使者,他地主要任务是根据皇帝的要求和对方进行谈判,如今谈判破裂,他只能回大宋复旨了。

    临走之前,赵良嗣说了一句话,“使相,如果你了解大宋,或许你地想法会有所改变。”

    这句话让李虎想了很久,然后他请来了李纲,把皇帝的手诏和有关条件具体说了一下。

    “李副郎,给我一个理由,给我一个主动进攻的理由。”

    李纲凝神沉思,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即说了起来。

    我大宋立国一百五十余年,造反的非常少,算起来也只有太宗年间的四川王小波和李顺,还有这次的京东贼宋江。这主要得益于大宋的各项制度,比如募兵制,每有灾害则必募兵,每募一兵则少一寇。还有就是国库充实,可以及时予以赈济安抚,比如前年黄河爆发大洪水,淹死河北百万人口,受灾百姓达千万之众,但因为赈济及时,河北安然无恙。

    这个国库充实是指国库有钱,但这钱不是盈余累积,还是赊借而来,大宋一百多年来的国库都是这种状况,国贫而民富我大宋一朝的财政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