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打击朝廷内部的主战派。他在给金国皇帝的国书中,第一次提到了大宋皇帝的联金攻辽之策,认为此策意不在燕云十六州,而是整个辽东,迫于大宋虎视眈眈,辽国皇帝愿于金国皇帝兄弟相称,联手对抗大宋。
这份国书让金国突然意识到,辽国内部危机重重,而且这种危机已经影响到国祚安危,辽国的皇帝和他的臣僚们为了避免亡国之祸,迫不及待的低下了高傲的头颅,竟然主动提出议和,要和昔日的叛奴称兄道弟了。
至于宋金结盟之事如何泄漏出去的,已不在关心之列,此刻契丹人内有激烈廷争,外有凶悍反贼,自顾不暇,哪有时间攻击宋金两国?稳定国内已经成为辽人当务之急,议和结盟当然也成为它在外事方面唯一策略。
这是机会,这是金国崛起的机会,是金国吞没契丹占据整个辽东的机会。
此刻大宋使者还在黄龙府,两国紧急磋商,大宋使者认为联金攻辽的时机正在逐渐成熟,劝说金国早下决断,而完颜阿骨打却想得更多,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实力,金国有没有消灭辽国的能力,其次,消灭辽国后,金国有没有抵挡大宋攻击的实力。他可不愿上了大宋人的当,为大宋做嫁衣裳,把大好河山拱手送给汉人。
谈判深入之后,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如何进一步消耗辽国的实力,激起辽国内部矛盾的爆发,从而迅速促成攻辽时机的出现。
于是,崛起的辽东义军再度成为两国关注的目标。
野牛原一仗,辽东义军这头猛虎已经养成,为了让他成为辽国的大患,必须把他赶到辽国军队最集中的地方,也就是辽国皇帝宫帐所在地南京道,那里集中了辽国最精锐的宫帐军,最精锐的侍卫亲军,如果辽东义军南下杀进幽燕那必将有一番血战,如此一来,南方的大宋,东方的金国,就能得到联手攻辽的最佳时机。
完颜宗望奉旨赶到懿州,正想寻找时机,迫使李虎尽快南下幽燕,但李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既想握手言和,又不愿兑现当初的承诺,而金人当然不会轻易让步,既然你想胡搅蛮缠,那我就陪着你,看你还能猖狂几时?
这份国书让金国突然意识到,辽国内部危机重重,而且这种危机已经影响到国祚安危,辽国的皇帝和他的臣僚们为了避免亡国之祸,迫不及待的低下了高傲的头颅,竟然主动提出议和,要和昔日的叛奴称兄道弟了。
至于宋金结盟之事如何泄漏出去的,已不在关心之列,此刻契丹人内有激烈廷争,外有凶悍反贼,自顾不暇,哪有时间攻击宋金两国?稳定国内已经成为辽人当务之急,议和结盟当然也成为它在外事方面唯一策略。
这是机会,这是金国崛起的机会,是金国吞没契丹占据整个辽东的机会。
此刻大宋使者还在黄龙府,两国紧急磋商,大宋使者认为联金攻辽的时机正在逐渐成熟,劝说金国早下决断,而完颜阿骨打却想得更多,他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实力,金国有没有消灭辽国的能力,其次,消灭辽国后,金国有没有抵挡大宋攻击的实力。他可不愿上了大宋人的当,为大宋做嫁衣裳,把大好河山拱手送给汉人。
谈判深入之后,问题的焦点集中到一个地方,那就是如何进一步消耗辽国的实力,激起辽国内部矛盾的爆发,从而迅速促成攻辽时机的出现。
于是,崛起的辽东义军再度成为两国关注的目标。
野牛原一仗,辽东义军这头猛虎已经养成,为了让他成为辽国的大患,必须把他赶到辽国军队最集中的地方,也就是辽国皇帝宫帐所在地南京道,那里集中了辽国最精锐的宫帐军,最精锐的侍卫亲军,如果辽东义军南下杀进幽燕那必将有一番血战,如此一来,南方的大宋,东方的金国,就能得到联手攻辽的最佳时机。
完颜宗望奉旨赶到懿州,正想寻找时机,迫使李虎尽快南下幽燕,但李虎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既想握手言和,又不愿兑现当初的承诺,而金人当然不会轻易让步,既然你想胡搅蛮缠,那我就陪着你,看你还能猖狂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