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王者之子

日做梦嘛。

    铁鹰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你是不是觉得很难?其实也不算太难,现在你就有机会。”

    李虎马上想到了铁鹰的目的,他要自己继续冒充李弘的儿子,做王者之子,留在义军里面扛大旗,“大叔,如果失败了,我会不会被五马分尸?”

    铁鹰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李虎吃不下去了,呆呆地望着手上的羊腿,脑中一片混乱。

    如今还有选择吗?罗青汉已经把话说绝了,不干就要砍脑袋,干吧有可能五马分尸,两者相比,还是留在义军好一点,五马分尸毕竟是将来的事,而将来还很遥远,自己和大叔还有逃走的机会。

    “大叔,我听你的,留下扛大旗。”

    =

    注释:

    李弘起义:

    “李弘”一名源于道教,每为起义农民所利用。刘勰《灭惑论》有“张角李弘,毒流汉季”之说。《老君音诵诫经》说:“但言老君当治,李弘应出,天下纵横返道者众,称名李弘者岁岁有之”。晋朝和十六国的后赵、后秦都有过以李弘为号的农民起义。隋末农民战争中,扶风人唐弼聚众十万起义,也“推李弘为天子”。大抵李弘的称号是利用道教的符谶,以示“应谶当王”。

    1113年闰4月,辽国的辽东地区有以“李弘”为号的起义者“以左道聚众”起义,“应谶称王”,规模巨大。辽军逮捕了号称李弘的起义领袖,用酷刑“肢解”处死,并把肢解的尸体“分示五京”。

    李弘之名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号召力?原来是魏晋时期所出的道书中宣传李弘是太上老君降世的化名。如《老君变化无极经》:“老君变化易身形,出在胡中作真经,……

    胡儿弭伏道气隆,随时转运西汉中,木子为姓讳弓口,居在蜀郡成都宫。”《太上洞渊神咒经》称他为真君,谓“真君者,木子弓口,王治天下,天下大乐”。“木子弓口”是民间惯用的拆字法,“木子”合为“李”,“弓口”合为“弘”,谓李弘王治天下,天下就将太平,人民享受大乐。

    在连年战乱,百姓朝不保夕的年代里,这种号召自然深受群众欢迎。因而以李弘之名发动起义,前仆后继、连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