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十五、欧战爆发

厂挣钱,过不了多久,身边准会冒出一大堆的纺纱机、织布机,开面粉厂挣钱,一九一五年仅上海一地新开面粉榨油工厂就多达二十一家。

    清末至北洋统治初期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并不慢,民国各地绅商和官员对于发展实业也有着足够的热情,根据不太完全的统计,从民国初年到1919年,在工商部登记的工矿企业从不到700家骤增至1900多家,不到八年的时间增长了近两倍,其经济发展速度堪比后世的改革开放初期。

    若不是其后混乱的军阀内战,也许国内在二、三十年内就可以完成初步的工业化过程。

    欧战的爆发也影响着国内的工业化进程,新建的工厂和原来的老工厂扩大缺少足够的机械设备,装备制造业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等到战后又不得不和涌入的洋货一起竞争。

    在清末,国内就已经出现一些机械设备、电机电器制造的工坊,不过规模都很小,而且缺少银行信贷的支持。

    林铄现在手里并不缺钱,决定将手下的中国兴业银行分离出一家投资银行,筛选出一些国内有技术、有前途但缺乏资金的小企业进行投资,支持其扩充发展。

    随着山西保晋钢铁厂的开工,其时中国已经有了四家已经开工的钢铁企业,汉阳、芜湖、宣化和太原保晋,这四家企业都在林铄的资本控制之下,由于欧战的影响,这些钢铁厂大多财源滚滚。

    汉阳铁厂由于辛亥年间战争的破坏,在一九一五年钢铁产量只有三万五千余吨,但利润也有近六百万元,直隶的宣化钢铁厂每年钢铁产量约为五万吨,太原的保晋钢铁厂由于刚开工这年产钢铁一万五千余吨。产量最大的就是芜湖钢铁厂,每年钢铁产量将近十六万吨,利润超过两千五百余万元,仅仅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

    江西督军李纯看着眼红,专门跑到福州来找林铄:“我说兄弟,虽然你做了咱的领导,也不能亏待老哥不是。好歹大家都是北洋一脉,当初我不是一枪没放,就把整个太原城都让给了你,现在怎么也得照顾一下。”

    “怎么啦?”

    “我听说冯华甫去年从你那拿走了六十万大洋。”

    “那是人家从芜湖铁厂股份和做生意分的红利,应得的。”林铄淡淡说道。

    “你不是在新余正建着铁厂么,老哥哥我也参合一份。”

    “你想算多少?”

    “三成!”

    “不算黑,而是他妈太黑!”林铄瞪起了眼。

    李纯显得很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