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9章 王师难成

    上党之南,张杨汇合北上的河内兵,兵马万余,进围高都,并分兵掠地。

    有朝廷大义在手,北面赵基已经开了一个好头,张杨这里更不会手软。

    高都城邑外,杨琦等公卿出营观望战场。

    河内兵正列阵防守,附近抓来的男子、健妇正掘土挖沟,或搬运木料搭建鹿角,为围城之状。

    而城内守军也只是登城顾望,不做反击、破坏。

    比起雍凉各军,上党各军表现的十分恭顺。

    若是换雍凉人被围,肯定会想办法外出破坏,不会束手待毙。

    杨琦柱杖而行,神情欣慰:“朝廷东迁,忠义之士踊跃振奋,今联合举兵,可见袁曹形势日益危急。”

    左右随行的公卿也都是认可模样,情况正在朝好的一面发展。

    吕布的使者秦宜禄刚刚离开,已经带来了兖豫二州的战报。

    杨彪的心情也是极好,赵基能用官位、朝廷诏书调动公孙瓒、张杨、臧霸、陈王,那么他们也能。

    公孙瓒是典型的逆臣,比袁绍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不过是利用公孙瓒,他们这些人放不开面子,有面子包袱,要顾虑朝廷的颜面。

    可赵基没有,根本不在乎拉扯公孙瓒带来的负面影响。

    赵基眼中,打败仗才会有负面影响。

    胜利者,自不需要考虑这些婆婆妈妈的问题。

    还有臧霸,不过是陶谦表奏的骑都尉,在公卿百官眼中,这就是一个陶谦招降的贼帅、流民帅,连宗贼都不如。

    再坏的宗贼,也是衣冠出身。

    你不是坐地户,没有固定的产业,父祖没有当过官,你也好意思自称宗帅?

    陈王刘宠更是朝廷公卿百官极度不想打交道的人,天下败坏到这样的地步,面对陈王这样的宗室长者,公卿们脸上无光。

    陈王终究是藩王,是可以责问朝中公卿、百官的。

    这是很尴尬的事情,赵基发出的《讨汉大贼状》也就那么一回事,打在公卿脸上不怎么疼。

    可陈王如果代表天下宗藩、宗室质问公卿百官辅政的成绩,那就真不好回答了。

    人家陈王把国内管理的妥帖安稳,还能分出粮食救济梁国灾民,更没有出兵侵犯过陈国以外的地界。

    这就导致陈王可以问责帝室朝廷,而朝廷却无法问责陈王。

    不怕事情做的难看,怕的是跟其他人有对比。

    帝室君臣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