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除夕夜,李姹的第一次!初夜!

    漆黑的夜色下。

    分好钱财,好不容易回家的伏子厚,便被母亲唠叨。

    倒是阿翁、刘老、伏瑞看着伏子厚忙碌,并没有放在心上,反而对于伏子厚的事情多,有些骄傲与自豪。

    其他的不提,就是这次清河县的事情,在阿翁眼里,都足够让子厚在族谱单开一页,为后人子孙敬仰。

    伏子厚事情多,就证明伏子厚能干事!

    大年三十是要守岁,伏志在前院烧起一堆火,用的非是木柴,而是一些竹子。

    因为竹子燃烧时噼啪噼啪的响声,在人们眼里,可以驱邪避讳。

    而破旧的鞋子、衣物之类的,则都要在院子里挖坑埋起来。

    若放在以前,除非真的破到无法缝补,不然家中多是有些不舍,但如今有李家的照顾,衣服多得常有新衣穿,陶氏与张氏、邰氏,自然想为家人去旧迎新,也是祈祷着日后家族后代,能够大富大贵。

    吃过晚膳。

    伏子厚便在母亲的帮助下,清洗身上的伤口,裹上新的布。

    看着母亲一边埋怨,一边又要掉泪,伏子厚连忙岔开话题,小声嘱咐母亲,多陪陪大伯母。

    “说得你阿娘不知道一样!今晚别回来太晚,注意一些!”

    陶氏没好气的看向儿子一眼,她当然知道大伯不在,大嫂心中定不好受。

    伏子厚穿好衣服,笑着与母亲点点头,随后便走出房间,与阿翁、刘老、父亲打声招呼,跟着堂兄堂嫂点燃注蜡灯笼。

    灯笼从汉代就开始为宫廷与大官权贵使用,其中蜜蜡,更是昂贵,而经过数百年发展下来,灯笼方才普及百姓人家,不过大多也并非蜜蜡,都是‘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的那些种子捣治作烛,虽比不上蜜蜡,但却也能明亮。

    李家送来的这些灯笼,里面的蜜蜡都是隋朝左尚方机构专门制作,在点亮的瞬间,其光亮便让伏子厚、伏志、邰氏三人一脸惊讶,随后纷纷拿着烛灯,一同离开家里。

    蓨县的除夕夜。

    街道上四处都是百姓,热闹喧嚷的声音丝毫不像是乱世。

    伏子厚拿着灯笼,还未走到李府大门,就看到李家子弟已经都在大门外,显然也是刚刚烧过爆竹,准备去看傩舞巡市。

    “六姐夫!!!”

    看到伏子厚,李乐、李安静、李安仁纷纷一脸亲近的喊道,随后朝着伏子厚走去。

    “六姐夫!”

    就连最开始,瞧不上伏子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