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五章 技术太好的烦恼(中杯)

究员,这个菌子我好像听说很不好种植。”吕伟斌有些迟疑起来。

    “我知道,技术问题我会解决的。”

    听到这句话,吕伟斌就稍微放心了一点,毕竟老板娘说会解决,哪怕到时候没有解决,他也不需要承担太多责任了。

    其实林书雅选择羊肚菌,就是因为目前这个菌子的栽培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只是不适合露天种植。

    刚好农场现在剩下一大片智能大棚,拿来种植羊肚菌就比较适合。

    羊肚菌干货价格在200~400元左右,100公斤鲜羊肚菌可以出13~15公斤干羊肚菌。

    普通大棚的亩产很不稳定,甚至可能直接绝产,就算是有产出,普遍也是在亩产两三百斤,少部分运气好的大棚可以达到亩产一千斤左右。

    林书雅之前在准备研究食用菌的时候,了解过目前各个名贵食用菌的生产技术和研究现状。

    对于羊肚菌的现状,她还是挺了解的。

    羊肚菌的料袋配方,常见为杂木屑54%,小麦33%、腐殖土10%、生石灰1%,石膏2%,其中麦粒要事先用石灰水浸泡12-16小时。

    但是以她研究白松露的经验来看,这个栽培羊肚菌的配方太粗糙了。

    为什么有些大棚可以产量达到上千斤?

    这肯定不完全是气候造成的。虽然羊肚菌的适宜温度和适宜湿度非常矛盾,但各个地区每几年总会出现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段,可以让羊肚菌达到生长的条件,毕竟这菌子是自然存在的物种,肯定需要野外繁殖的。

    气候因素只决定羊肚菌能不能出菇,却不决定出菇的规模。

    决定出菇规模的因素,是土壤之中的腐殖质、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化合物、土壤酸碱度等。

    因此林书雅非常肯定,羊肚菌一定存在最佳的繁殖环境、最佳的生长要素。

    就如同她研究的白松露,可以将生长周期从七八年,压缩到九十多天;将产能从亩产十几公斤,提升的亩产600~1200公斤。

    羊肚菌一样可以。

    这一点林书雅非常肯定。

    只要将羊肚菌的单位亩产拉上来,同时将生长周期压缩下去,那智能大棚的能耗和折旧成本就可以摊平掉很多。

    讨论好了剩下的大棚要种什么。

    林书雅就回实验区的食用菌实验室。

    傍晚,夕阳西下。

    今晚的晚霞格外光彩夺目,半边天都是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