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王郎起兵,刘秀从蓟到信都,派邓禹征发各郡国的“快速部队”,得数千人,令他亲自率领,
另去攻拔乐阳县,又跟刘秀到广阿,光武住在城楼上,打开地图,指示邓禹说
天下的郡国这样多,如今仅得了一个,你以前说以我的德才是足可以平定天下的,为什么呢?
现在海内混乱,人们思念明君,就像婴儿思慕慈母一样。
古代兴大业得天下的,在于德的厚薄,而不是土地的大小。
当时任用将领,多访问于邓禹,邓禹所荐举的人才,都能才职相称,刘秀认为邓禹知人。
派他另率骑兵,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
盖延等先到,战不利,退回保城,被铜马军所困,邓禹进兵与贼战,把铜马军打败,活捉了他们的大将。
从刘秀追击铜马军到蒲阳,连战连胜,北州大致平定。
“延岑在蓝田被冯异击败后,又与秦丰合兵再次侵扰顺阳一带,邓禹被任命为右将军,”
“最后一次作为战将出场,于邓县击败延岑,迫使其逃奔西蜀,收复其余部。”
“建武十三年,天下平定,邓禹被加封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
“功成名就的邓禹此时不贪恋名势,选择辞官退隐,归隐后的邓禹专心侍奉母亲,”
“教化子孙,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
“直到中元元年,邓禹再次代理大司徒职务,跟随皇帝东行巡狩,祭祀岱宗泰山。”
“后又被汉明帝刘庄拜为太傅,享受觐见皇帝时可以东向而坐,邓禹患上重病时,刘庄还多次到家中探视。”
“永平元年,邓禹因病逝世,享年57岁,谥号元侯。”
“邓禹在追随刘秀后,提出了图天下策。”
“邓禹认为刘秀具有辅助国家的才能,但更始帝及其所属绿林军崛起于乱世,志在钱财,喜欢滥用权力,”
“也无尊主安邦、明察善断的良臣,不值得辅佐,而赤眉军、青犊军各居一方,”
“赤眉军更是如同贼寇,天下分崩离析之势,一目了然。”
“遂劝刘秀以河北为基地,招揽英雄,收揽民心,再待机夺取天下。”
“同时,邓禹在识人方面,独具慧眼,为刘秀延揽了大量军政人才,””
“其中不少人也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包括引见贾复,举荐寇恂镇守河内郡,推
另去攻拔乐阳县,又跟刘秀到广阿,光武住在城楼上,打开地图,指示邓禹说
天下的郡国这样多,如今仅得了一个,你以前说以我的德才是足可以平定天下的,为什么呢?
现在海内混乱,人们思念明君,就像婴儿思慕慈母一样。
古代兴大业得天下的,在于德的厚薄,而不是土地的大小。
当时任用将领,多访问于邓禹,邓禹所荐举的人才,都能才职相称,刘秀认为邓禹知人。
派他另率骑兵,与盖延等击铜马于清阳。
盖延等先到,战不利,退回保城,被铜马军所困,邓禹进兵与贼战,把铜马军打败,活捉了他们的大将。
从刘秀追击铜马军到蒲阳,连战连胜,北州大致平定。
“延岑在蓝田被冯异击败后,又与秦丰合兵再次侵扰顺阳一带,邓禹被任命为右将军,”
“最后一次作为战将出场,于邓县击败延岑,迫使其逃奔西蜀,收复其余部。”
“建武十三年,天下平定,邓禹被加封为高密侯,食邑高密、昌安、夷安、淳于四县,”
“功成名就的邓禹此时不贪恋名势,选择辞官退隐,归隐后的邓禹专心侍奉母亲,”
“教化子孙,一切用度都取之于封地赋税,不修私产,不谋私利。”
“直到中元元年,邓禹再次代理大司徒职务,跟随皇帝东行巡狩,祭祀岱宗泰山。”
“后又被汉明帝刘庄拜为太傅,享受觐见皇帝时可以东向而坐,邓禹患上重病时,刘庄还多次到家中探视。”
“永平元年,邓禹因病逝世,享年57岁,谥号元侯。”
“邓禹在追随刘秀后,提出了图天下策。”
“邓禹认为刘秀具有辅助国家的才能,但更始帝及其所属绿林军崛起于乱世,志在钱财,喜欢滥用权力,”
“也无尊主安邦、明察善断的良臣,不值得辅佐,而赤眉军、青犊军各居一方,”
“赤眉军更是如同贼寇,天下分崩离析之势,一目了然。”
“遂劝刘秀以河北为基地,招揽英雄,收揽民心,再待机夺取天下。”
“同时,邓禹在识人方面,独具慧眼,为刘秀延揽了大量军政人才,””
“其中不少人也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中,包括引见贾复,举荐寇恂镇守河内郡,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