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5章 飞将军李广

不承认他是士大夫。

    第二点,终生羞辱。

    司马迁在谈到自己接受宫刑痛苦的时候,说过几句非常沉痛的话。

    他说,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说一个人活在世上,你做的最大的错事,莫过于侮辱了你的祖宗。

    说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你被人指责的最大的过失,莫过于你接受了宫刑。

    所以司马迁后来谈到,他在一篇很有名的书信,叫做《报任安书》,也叫做《报任少卿书》,在这个书信中间谈到他接受宫刑以后的那个痛苦。

    他说是“肠一日而九回”,说肠子一天不知道要转动多少次。

    “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他说坐到家里头,就精神恍惚,出去以后,不知道往哪里去。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一想起接受宫刑的痛苦,脊背上的冷汗马上就渗出来,把他的衣服,后背的衣服全部给浸湿了。

    所以他觉得接受宫刑以后,这个耻辱和他的生命是相伴的。所以司马迁感到这个耻辱是太大了。

    第三点,才命相违。

    司马迁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但是李陵之祸的这个命运,让他的才和他自己的命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所以他说他自己啊,即使才怀随和,行若由夷,就是说我怀着像和氏璧,像随侯珠,那样的才能,

    我即使像古代的那个贤人许由、伯夷,那么高洁的高士,但是别人看我怎么样呢?把我看得一钱不值。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他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的区别。

    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他必须要得到社会的承认。

    司马迁接受宫刑后,最大的一点就是他不被这个社会所承认。

    所以司马迁保全自己生命的代价,是付出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这是一个惨痛的代价。

    所以接受宫刑以后,作为男人的司马迁死掉了,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司马迁也死掉了

    但是在《史记》中间激扬文字的那个太史公却获得了新生,这就是司马迁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在接受了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折磨以后,即将迈入知天命之年的司马迁,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

    接受宫刑以后,司马迁被迫从一个被人们看不起的社会最底层的那个社会身份去看待人

    看待人生,看待历史,改变了司马迁的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