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0章 小李杜杜牧

    那一年,李白载酒邀月已乘风仙逝,诗圣杜甫也饱经生活零落之苦魂归多年。

    也是在那一年,同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的杜牧诞生于大唐长安。

    如果说别人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杜牧则是腰缠紫袍玉带出生。

    杜牧生于权贵之家,一门十宰相。

    如果说在投胎选择上杜牧是天选之子,那么在少年时代的他就是人间锦鲤。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从军梦,杜牧也是如此。

    在杜牧还是个小小少年之时,唐朝正值唐宪宗讨伐藩镇割据之地。

    因此心怀家国的杜牧苦心研究《孙子兵法》,为此写过十三篇《孙子》注解和许多策论文章。

    文人赵括对兵法是纸上谈兵,可同样是一介书生地杜牧的军事才能却在实践中得到认证。

    少年杜牧有一次献计平虏,被宰相李德裕采用后,竟然大获成功,杜牧也因此声名远播。

    同许多报国无门的文人相比,杜牧的军事才能得以施展本是幸中之幸。

    《阿房宫赋》带给杜牧的除了一赋文明天下知外,还给了他进入大唐官场的入场券。

    时任侍郎的崔郾奉命到东都洛阳任主考官,主持进士科考试,文武百官们都为他摆酒饯行。

    当朝元老吴武陵手拿《阿房宫赋》当场诵读,替杜牧向崔郾求得状元之名。

    就这样,杜牧凭借《阿房宫赋》进士及第,成功开启大唐官场副本。

    那时的他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在登科后同朋友一起到长安郊外的文公寺游玩。

    由于寺中和尚不认识自己,杜牧还写诗自报家门嘲讽。

    少年王孙公子,及第登科折桂,才情诗赋天下知,打马洛阳赴长安。

    最好的年纪逢得最好的机遇,拥有可以想象的璀璨前途。

    那一年的杜牧如何不鲜衣怒马,如何不春风得意?

    那一年的他从未想过命运的大手开始载着无限的风霜坎坷、蹉跎错过向他袭来。

    如果说杜牧的前半生是一片坦途,那么与张好好的爱情就是他那事事顺意的人生初次失意。

    杜牧初逢张好好,是在洪州沈传师门下做幕僚。

    那一年杜牧26岁,是少年得志从京都下到地方历练的王孙公子。

    那一年张好好13岁,是身世伶仃又惊才绝艳的歌女。

    或许命运安排某些人的出现是不为结果的,只为惊艳彼年时光,温柔彼年岁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