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5章 诗魂李商隐

争的夹缝之中,仕途急转直下。

    他多次被贬,半生漂泊,满腔壮志,自然也无处施展。

    在生命中最苦闷不堪的时候,他去深山中,拜访了一位孤僧。

    经过僧人的点拨,李商隐这个失意多年的人。

    终于在那一瞬间大彻大悟,并写下了《北青萝》。

    在那一刻,功名利禄也好,爱恨恩怨也罢,李商隐都看得无比淡然。

    既然命运许他颠簸,他便从容以待。

    既然生命要他孤独,那他就与孤独和谐共处。

    孤独是,人到中年,万事皆憾的落寞。

    李商隐缠绵病榻之时,在这首《锦瑟》中,写下了他一生的悲喜。

    它看似是在写缠绵悱恻的情思,其实字字句句间,都是李商隐力透纸背的孤独。

    李商隐这辈子,仕途孤独、生活孤独、灵魂孤独。

    然而,他在尝遍所有孤独之后,却用沉默回应了所有。

    他18岁遇贵人,27岁考中进士,又于同年娶妻。

    这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锦绣年华。

    然而,随着恩师去世,妻子也撒手人寰,他的人生便跌入了最灰暗的境地。

    人到中年,万事皆空。

    此后,他孤身一人,带着不得志的惆怅,带着无人理解的悲伤,带着对妻子的思念。

    漂泊于异地他乡,在无尽的孤独中,追忆从前。

    可惜的是,一切都是惘然。

    李商隐的一生,是浓墨重彩的凄苦,是大写加粗的孤独。

    然后也正是这种孤独凄苦,成就了他诗句里的瑰丽独特。

    “年末,李商隐中举后便回到家中探亲。”

    “后令狐楚希望李商隐帮自己料理文书往来事务,李商隐欣然前往。”

    “而李商隐赶到兴元时,令狐楚已久病不起,便嘱咐李商隐代自己草写遗表。”

    “及令狐楚逝世,李商隐会同令狐绹等人将令狐楚的灵柩送归长安。”

    “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作了王的幕僚。”

    “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将女儿嫁给了他。”

    “晚唐时,唐廷中的群臣主要分为以牛僧孺为领袖的牛党与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

    “两党为争夺权势,互相争斗。”

    “与李商隐关系密切的令狐楚父子为牛党成员,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