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0章 花芝李季兰

   “李季兰并不懂政治,她单纯地向朱泚呈了几首贺诗。”

    “然而朱泚的叛乱很快就被扑灭,唐德宗听说她曾给朱泚上贺诗的消息后非常生气,下令将李季兰乱棍打死。”

    “一代才女,最后却是这样凄惨地退出历史舞台。”

    “留给后人的,只有16首诗,还有四句残字句。”

    “相比与凄惨的结局,多段无疾而终的爱情。”

    “后人更喜欢的,还是她和皎然之间的故事。”

    “那种朦朦胧胧,却又暧昧不断的情和爱,让人忍不住感叹和怀恋。”

    “古代有无数位青史留名的文人墨客,但是留下姓名的才女却寥寥无几。”

    “不是女子不如男,是因为她们在男权社会里出不了头。”

    “封建社会的女子,大都不会有学习的机会。”

    “并且即使父母长辈允许学习,但是深闺女子的文章诗词,等闲也不会让外人看到。”

    “千百年来,也只有李清照等少数女子才能因为不输于男人并惊绝于世而青史留名。”

    “其他的女子,即使像李季兰一样因为才华和男子有谈论诗文的机会。”

    “却没有男子愿意抛开世俗的偏念,给她们一个安稳的家。”

    董小宛:唐朝才女李季兰终身未嫁,却写出扎心之诗,读后令人泪流满面。

    在唐风宋雨氤氲的倾世烟霞之中,不仅有诗酒当歌的翩翩少年。

    在构建语言的江山,更有天生丽质的款款女子,如万古长春温柔了整个诗意的时代。

    大唐是一个对才华格外包容的时代,有才女子是大唐的荣耀,但却成为了时代的不幸。

    女子无才便是德似乎是世俗的共识,在现实社会看不到光明,才女便只能在文字世界里寻找出口。

    唐朝著名诗人兼女道士李季兰,就是这样一位风情女子。

    李季兰一生未嫁,却风情万种。

    虽为女道士,却从不守道。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风月之旅竟是从六岁开始的。

    李季兰六岁时,随口吟出一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

    架却二字竟被父亲解读为嫁娶,因此断言此女长大后必失行,于是年幼的李季兰便被父亲送去了道观。

    李季兰在道观不加修心,而是每日吟诗作对,并与社会上的文人雅士来往密切。

    李季兰一生为道士,且一生未婚配,但她也曾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