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3章 花狂冯太后

未果。”

    “冯太后没有怪罪于他,反而下诏嘉奖他的节义,使心怀不满的大臣被她的举动所感服。”

    “冯太后为了清除隐患,以谋叛罪诛杀了孝文帝的外祖父南郡王李惠。”

    “冯太后怕自己的过失被人议论,凡是有猜忌嫌疑的人,都被她诛杀,死者数百人。”

    “冯太后还注意培养扶植一些贤能之士做亲信,而其中的汉族名士,不少又是她的宠幸之臣。”

    “提出三长制的李冲,为冯太后所幸,进爵陇西公。”

    “冯太后给他的赏钱,有时一个月之内多至数千万。”

    苏轼:冯太后是风流有为的千古一后,才能与功绩堪比一代女皇武则天。

    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年仅十一岁,尚无亲政能力。

    冯太后年仅二十四岁,事实上担负起决断大事的职责。

    献文帝逐渐长大后,对这位只有名分没有血缘的嫡母很有意见,在大臣们的怂恿下想摆脱冯太后的控制。

    冯太后顾全大局,没有进行激烈地对抗。

    而是以亲自抚养年幼失母的太子拓跋宏为由,退居后宫,还政于献文帝。

    然而献文帝终究太过年轻,几个亲信大臣日夜进言离间帝后。

    献文帝始终觉得冯太后在背后操控朝政,如芒在背、痛苦不堪。

    于是不断发起咄咄逼人的反击,甚至一度要挟冯太后要把皇位传给叔父。

    此举意在以鱼死网破、同归于尽的办法,彻底从法统上解除冯太后的执政资格。

    决心不可谓不大,只是以侄禅叔太过惊世骇俗,招致朝野群臣强烈反对。

    献文帝仍不罢休,为示抵抗之意,转而把皇位传给太子拓跋宏,自己做太上皇。

    当时献文帝才十七岁,创下最年轻的太上皇纪录。

    宫中本来和谐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帝后政治关系,因为献文帝的鲁莽操作终于悲剧性地走向激化。

    冯太后不得不出手夺回大权,献文帝后来在二十二岁的盛年去世。

    献文帝死时孝文帝拓跋宏才九岁,无法秉政,冯太后再度临朝听政。

    冯太后并没有因为献文帝数年来不断作妖而心态失衡,不去搞政治报复和大屠杀,而仍把主要精力放在治国理政上。

    执政期间,冯太后推动了两项影响深远的政治改革,三长制和均田制。

    立新意味着破旧,三长制对应的老制度是宗主督护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