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8章 名圣邓析

最终被竹刑推上了断头台,而刹那的法律萌芽的光辉也随之熄灭了。”

    “邓析虽然落得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但不可否认他的才华出众。”

    “毕竟身为郑国大夫和名家创始人,还是有过人的智慧的。”

    “邓析死后,创造的竹刑一直被国家接受。”

    “打破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揭开法律神秘的面纱,也推动了法律制度的建设。”

    “只有法律被百姓所知,才有利于法律的公平性。”

    “很多人认为邓析是律师业的鼻祖,而律师在古代的雏形是讼师。”

    “讼师在古代的地位不高,一般都是落魄的书生为了养家糊口,为人写诉状。”

    “而这些书生的法律素质却不高,所以最早出现的讼师便是邓析。”

    “邓析了解郑国的法律,醉心于辩论,同情弱者。”

    “帮助百姓解决各种纠纷写诉状,打赢了每场官司。”

    “在百姓的眼里,只要有各种诉争就找邓析。”

    “并且邓析收取的报酬很少,无非是衣服和少量金钱。”

    “但邓析的这些叛逆行为让新的执政官头痛不已,便对其痛下杀手。”

    “邓析之死,是无辜的。”

    “他推动了中国法律制度的完善,促使最古老的律师——讼师的出现。”

    “但他奈何口才了得,深受百姓爱戴。”

    “触犯了旧贵族的阶级利益,在创造竹刑后难逃死亡。”

    “这样一个熠熠生辉的人却落得悲惨的结局,和商鞅的结局莫名相似。”

    “同样是为了国家富强而进行改革,但却遭受贵族的迫害,令人唏嘘不已。”

    李斯:邓析的赎尸诡论,成了他的催命符。

    等到子产去世的时候,继任者询问如何处理邓析。

    子产没有交代什么,他知道即将死去的人管不了活着的事,于是让继任者自己处理。

    继任者认为自己还能应付,也就按照以前子产处理的方法处理邓析,直到去世。

    继任者去世之后,下一个继任者接任执政,他就不像子产那样应对自如了。

    因为下一个继任者执政不久之后,邓析出版了一部关于刑法的著作竹刑。

    竹刑的出现,无疑增加了邓析在刑法上的名望。

    那么郑人有了官司不认可国家的法律,而是找更有名望的邓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