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4章 辞圣屈原

在是足够天真,他居然认为张仪的消失是因为断盟这件事做得不够彻底。”

    “是张仪没有看到楚国的诚意,所以才离开的。”

    “于是,为了表明决心。”

    “楚怀王竟然还派人前往齐国大骂齐王,其惟一的目的就是和齐国断得彻彻底底。”

    “这一次,楚怀王如愿以偿,齐楚两国自此彻底决裂。”

    “这下子,楚怀王终于放心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向秦国展示了足够的诚意,张仪在得知消息后也佯装出现了。”

    “楚怀王还为此洋洋自得,以为自己很了不起,终于做成了一件大事。”

    “然而,当楚怀王向秦国索要六百里土地时。”

    “张仪却矢口否认,宣称自己承诺的只是六里土地,从来没有说过是六百里土地。”

    “从原本的六百里土地一下子变成了六里,和原先所说的整整相差了一百倍,不管是谁都会怒火中烧。”

    “楚怀王果然被气得七窍生烟,这恰好就中了秦国的计谋。”

    “张仪的这一系列连环计就是要断掉楚国的后援,进而以此来激怒楚国,让楚国主动发起战争。”

    “而楚国又失去了后援,此时再与秦国作战就如同以卵击石了。”

    “然而楚怀王的思维就是这般单纯,有气就一定要撒出来。”

    “所以当楚怀王知晓自己被骗后,根本就没有去思考秦国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旋即就做出了一个愚蠢至极的决定。”

    “在没有任何盟友相助的情况下,楚国仅凭自己单枪匹马的发动兵力去攻打比自己强大许多倍的秦国,结果很快就在丹阳之战中惨败而归。”

    “而在战败之后的楚怀王依然不甘心,越想越气。”

    “于是又在次年和秦国在蓝田开战,结果依然是战败。”

    “此时的楚怀王不但没有得到六百里土地,反而还损失了大量的兵力和国土。”

    “在经历了蓝天之战的惨败之后,楚怀王总算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觉得光靠一个人是不行的,还是得寻找盟友。”

    “于是,楚怀王又开始怀恋曾经的盟友齐国。”

    “在公元前311年,楚怀王下令重新启用29岁的屈原,让他出使齐国去缔结新的盟约。”

    朱棣:一个人与一个节日、一种民俗关系如此之紧密,整个历史上唯此一人。

    历数古今中华先贤,列在前几位的,当有屈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