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汉时期,有一位奇才叫东方朔。
一方面,他以博学多识和能言善辩闻名于世。
另一方面,他又以怪诞夸张的行为方式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
当然,这些都不是完整的东方朔。
真实的东方朔,其实是一个披着喜剧的外衣,却只想做正剧的有志青年。
可惜,他的保护色太过醒目,反而掩盖了他的真性情。
东方朔在民间被称为智圣,因为东方朔,民间有了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汉武帝即位第一年,广征天下人才,根据才能以破格授予他们职位。”
“于是各地的士人,纷纷上书谈论国家政治的得失,炫耀卖弄自己才能的人数以千计。”
“其中大多数不值得录用的,朝廷就通知他们说上书已经看过了,可以回家去了,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写文章这个事儿,很多人可以妙笔生花,和真正去做事,完全不是一回事。”
“东方朔听说汉武帝广纳人才,便来到了京城。”
“在给汉武帝的上书里,他极力的推荐自己。”
“我东方朔从小就失去父母,是由哥哥嫂嫂抚养长大的。”
“十三岁时就开始读书识字,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掌握了各种字体的写法。”
“十五岁的时候,学习击剑,没有几个人是我的对手。”
“到了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经》、《尚书》,背诵了二十二万字。”
“到了十九岁,学习《孙吴兵法》中关于战阵的布置、作战时队伍进退的内容,也背诵了二十二万字。”
“我一共已经习诵了有四十四万字的书,还牢记了孔子的一些格言。”
“我今年二十二岁了,身高有九尺三寸。”
“眼睛像挂起来的珍珠一样明亮,牙齿像编织起来的贝壳一样整齐洁白,世间就没有几个比我英俊的人。”
“像我这么出色的人,应该可以做陛下的大臣了。”
“东方朔毫不客气,刻意赞扬抬高自己,初审的人认为东方朔太轻狂。”
“而汉武帝却认为东方朔奇伟,让他在公车署里等待进一步的诏令。”
“但是俸禄微薄,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察纳召见。”
“如果得不到汉武帝的察纳召见,就意味着没有机会,东方朔没有放弃
一方面,他以博学多识和能言善辩闻名于世。
另一方面,他又以怪诞夸张的行为方式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
当然,这些都不是完整的东方朔。
真实的东方朔,其实是一个披着喜剧的外衣,却只想做正剧的有志青年。
可惜,他的保护色太过醒目,反而掩盖了他的真性情。
东方朔在民间被称为智圣,因为东方朔,民间有了大隐隐于朝的说法。
“汉武帝即位第一年,广征天下人才,根据才能以破格授予他们职位。”
“于是各地的士人,纷纷上书谈论国家政治的得失,炫耀卖弄自己才能的人数以千计。”
“其中大多数不值得录用的,朝廷就通知他们说上书已经看过了,可以回家去了,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写文章这个事儿,很多人可以妙笔生花,和真正去做事,完全不是一回事。”
“东方朔听说汉武帝广纳人才,便来到了京城。”
“在给汉武帝的上书里,他极力的推荐自己。”
“我东方朔从小就失去父母,是由哥哥嫂嫂抚养长大的。”
“十三岁时就开始读书识字,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掌握了各种字体的写法。”
“十五岁的时候,学习击剑,没有几个人是我的对手。”
“到了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经》、《尚书》,背诵了二十二万字。”
“到了十九岁,学习《孙吴兵法》中关于战阵的布置、作战时队伍进退的内容,也背诵了二十二万字。”
“我一共已经习诵了有四十四万字的书,还牢记了孔子的一些格言。”
“我今年二十二岁了,身高有九尺三寸。”
“眼睛像挂起来的珍珠一样明亮,牙齿像编织起来的贝壳一样整齐洁白,世间就没有几个比我英俊的人。”
“像我这么出色的人,应该可以做陛下的大臣了。”
“东方朔毫不客气,刻意赞扬抬高自己,初审的人认为东方朔太轻狂。”
“而汉武帝却认为东方朔奇伟,让他在公车署里等待进一步的诏令。”
“但是俸禄微薄,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察纳召见。”
“如果得不到汉武帝的察纳召见,就意味着没有机会,东方朔没有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