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2章 跨越古今的港珠澳大桥

级工程展现在世人面前。”

    “但如果从最初酝酿建设开始计算,时间的跨度已足有35年。”

    “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澳门与内地之间的陆地运输通道不断完善。”

    “但香港与珠江三角洲西岸的交通联系因伶仃洋的阻隔,还是受到了不小的限制。”

    “1983年,香港富商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跨海大桥,也就是港珠澳大桥的前身——伶仃洋大桥。”

    “但由于种种原因,计划被搁置。”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香港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港、珠、澳三地的跨海通道,以发挥港澳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3年,中央政府正式批准港、珠、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全面开展各项前期工作。”

    “历经5年的规划、设计、论证,港珠澳大桥最后确定了路线。”

    “香港大屿山经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

    “一端连接珠海,一端连接澳门。”

    “全长55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

    “2009年12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

    “这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苏轼:要说跨海大桥,我大宋的洛阳桥是中华第一座跨海大桥,有着海内第一桥的美誉。

    尽管洛阳桥没有港珠澳大桥那么震撼人心,但至少拿下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这个名头。

    在如今北宋时期,泉州的洛阳江两岸的百姓只能通过江口的渡船来往于两岸。

    江海交汇地,江阔水深,潮狂浪急,十分凶险。

    可没办法,洛阳江是老百姓往来东南沿海的必经之地,

    每逢春夏,水涨潮高,渡江翻船之事常有,葬身江中者不计其数。

    后来,泉州太守主持洛阳桥建桥工程。

    前后历经六年之久,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

    建成后的洛阳桥,不仅是连接福州和泉州的官道,还是当地最主要的交通要道。

    北宋年间泉州的海外贸易正盛,洛阳桥的建成更加促进了贸易往来。

    其他一座座跨海大桥也陆续建起来,满载瓷器的帆船舰队从洛阳桥这里出发,跨越大洋大洲的异邦客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