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5章 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常清楚这份荣誉的意义,意味着自己的名字得以流芳百世,被后世人所铭记。

    他的祖父法真有很大的学问,名声自是不必说,非常受人尊重。

    由于家学的熏陶,所以他从小的家教以及学问也是极好的。

    建安初年的时候,曹操刚刚统一北方。

    那时候天下饥荒,他不得不和同乡孟达一块儿入川投奔刘璋。

    一是来益州避难,二是混个官做做。

    毕竟他出身书香门第,凭借自己的才学,应该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但他很快发现,刘璋此人是一个不思进取的软蛋。

    而且没有伯乐的眼光,不识人才。

    其次刘璋并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只想安居一方,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所以尽管他满腹的才学,在刘璋面前也得不到任用,只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县令。

    乱世之下这个地位对于普通人绰绰有余,但对他而言,实在是埋没了自己的才华。

    不仅他对此很郁闷,就连身边的同乡都嘲笑他。

    和他一起来益州的同乡多多少少都在官场上小有名气,同乡见面会上他就是遭到冷嘲热讽的那个。

    他虽然觉得自己跟别人聊不到一块儿去,但是偏偏和张松一见如故。

    原因无他,因为他们俩人都觉得自己是天下难得的奇才。

    他们两人都知道刘璋不是一个英明的主公,于是就有了另谋明主的想法。

    北方的曹操势力越来越大,刘璋派张松出使曹营找靠山。

    张松没有得到曹操的重视,直接就放弃投奔曹操,转而想要投靠刘备。

    在张松的花言巧语之下,刘璋同意和刘备联合一起对抗曹操。

    而他作为使者前去拜见刘备,经过和刘备的一番交谈,他立马就认定了雄才大略的刘备。

    “法正返回成都,对张松表示刘备有雄才大略。”

    “两人暗中商议达成一致,愿意拥戴刘备为君主,然而一直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

    “建安十六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

    “刘璋听说后,深感恐惧。”

    “张松就趁机向刘璋建议,不如迎接刘备前来益州。”

    “想让刘备讨伐张鲁,协助抵抗曹操的大军。”

    “刘璋听取意见,又派遣法正为使者,率兵四千人前往荆州迎接刘备入川。”

    “法正见到刘备后,向他说明了刘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