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兼任宜都太守,被孙权封为抚边将军和华亭侯,他还请求孙权将金银铜印赐予归降的头目。”
“次年,陆逊派遣将军李异、谢旌等人率三千士卒攻打刘备部将詹晏和陈凤。”
“率领水军的李异和率领步兵的谢旌截断险要之处,击败詹晏并将陈凤生擒,后又击败房陵太守邓辅和南乡太守郭睦。”
“秭归的地方豪族文布、邓凯等纠集几千少数民族士兵联合西蜀,陆逊再次布置士卒击败文布、邓凯,二人逃至西蜀并被任命为将军。”
“于是陆逊派遣使者引诱,文布等人率众投降东吴。”
“陆逊前后斩获招纳共几万人,因此孙权晋升其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后陆逊建议给予新归附的荆州人士以官职,使其为江东效力,孙权采纳了陆逊的建议。”
李隆基:依朕所见,陆逊在军事指挥方面的才能丝毫不弱于诸葛亮。
他之所以如此认为,是有事实依据的,并非瞎吹捧。
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善于忍辱负重,不计较当前得失。
巧夺荆州一战,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谦卑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
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专注于樊城之战。
而夷陵之战中,作为东吴主帅的陆逊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
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伺机破敌的战略。
刘备四万之众来势凶猛的时候,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
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不顾手下的非议,静待时机。
经过半年相持,深入东吴腹地的蜀军由于战线过长,粮草补给困难,又值盛夏暑热,将士疲备不堪。
陆逊趁机发动全面攻击,刘备大军顿时土崩瓦解。
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
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而且陆逊大获全胜后,又适时停止追击。
使曹魏无机可乘,战略全局运筹周密,堪称用兵奇略。
陆逊虽说在防御战较为沉稳,但在进攻战时则表现的较为保守。
石亭之战时,朱桓曾建议用自己的部队断路,使得曹休投降。
吴军可以借机乘胜长驱直入,攻取寿春,割据准南。
但陆逊认为不可,结果这个决议就没有实行。
“公元221年秋
“次年,陆逊派遣将军李异、谢旌等人率三千士卒攻打刘备部将詹晏和陈凤。”
“率领水军的李异和率领步兵的谢旌截断险要之处,击败詹晏并将陈凤生擒,后又击败房陵太守邓辅和南乡太守郭睦。”
“秭归的地方豪族文布、邓凯等纠集几千少数民族士兵联合西蜀,陆逊再次布置士卒击败文布、邓凯,二人逃至西蜀并被任命为将军。”
“于是陆逊派遣使者引诱,文布等人率众投降东吴。”
“陆逊前后斩获招纳共几万人,因此孙权晋升其为右护军、镇西将军,进封娄侯。”
“后陆逊建议给予新归附的荆州人士以官职,使其为江东效力,孙权采纳了陆逊的建议。”
李隆基:依朕所见,陆逊在军事指挥方面的才能丝毫不弱于诸葛亮。
他之所以如此认为,是有事实依据的,并非瞎吹捧。
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善于忍辱负重,不计较当前得失。
巧夺荆州一战,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谦卑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
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专注于樊城之战。
而夷陵之战中,作为东吴主帅的陆逊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
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伺机破敌的战略。
刘备四万之众来势凶猛的时候,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
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不顾手下的非议,静待时机。
经过半年相持,深入东吴腹地的蜀军由于战线过长,粮草补给困难,又值盛夏暑热,将士疲备不堪。
陆逊趁机发动全面攻击,刘备大军顿时土崩瓦解。
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
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而且陆逊大获全胜后,又适时停止追击。
使曹魏无机可乘,战略全局运筹周密,堪称用兵奇略。
陆逊虽说在防御战较为沉稳,但在进攻战时则表现的较为保守。
石亭之战时,朱桓曾建议用自己的部队断路,使得曹休投降。
吴军可以借机乘胜长驱直入,攻取寿春,割据准南。
但陆逊认为不可,结果这个决议就没有实行。
“公元221年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