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4章 神将陆逊

控制范围上来看,蜀汉和东吴的疆域,并不比曹魏少多少。

    但是,在人口和兵力上,蜀汉加东吴之和,也远远比不上曹魏。

    虽然东吴的兵力强于蜀汉,却仍然不到曹魏的一半。

    更为关键的是,曹魏当时控制的黄河流域,发展比较先进和繁荣。

    而东吴的大部分疆域,在三国时期都是人烟稀少的偏远之地。

    因此,在整体实力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

    东吴想要消灭曹魏,必须要曹魏出现较大的内乱。

    另一方面,虽然陆逊北伐的战绩非常好看,三胜一平,可谓无一败绩。

    但是在规模上,除了第一次北伐时的石亭之战。

    余下几次北伐,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进攻。

    这注定其对于曹魏的损伤,是非常有限的。

    或者说,陆逊凭借个人能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却难以在战略上击败曹魏。

    并且,即便是第一次北伐,也只是造成曹魏一万人左右的阵亡。

    这和曹魏的整体兵力比起来,实在不能说是元气大伤。

    进一步来说,对于陆逊北伐曹魏来说。

    更多的是为了自保,而不是为了消灭曹魏。

    这也和诸葛亮北伐一样,都是攻势防御理念的体现。

    如果陆逊不多次北伐的话,那么曹魏就会集中兵力来进攻东吴。

    在敌强我弱的背景下,被动的防御也是极大的消耗。

    于是,陆逊通过北伐曹魏,可以让曹魏疲于应付,从而难以集中人力和物力来进攻自己。

    总的来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陆逊都多次北伐曹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因为曹魏强大的国力,这些损失不至于伤筋动骨,最终也没有扭转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公元237年,中郎将周祇请求在鄱阳招募士卒,孙权将此事询问陆逊。”

    “陆逊考虑到该郡民众容易发动扰乱,难于安分守已,不可前往招募,恐怕由此招致他们成为贼寇。”

    “而周祗坚持要求招募,郡民吴遽等人果然作乱杀死周祗,攻占了几个县城。”

    “豫章、庐陵的惯匪,一起响应吴遽为寇作乱。”

    “陆逊听说后当即前往征讨并将其击败,吴遽等相继投降。”

    “陆逊从中挑选精兵八千余人,三郡由此平定。”

    “嘉禾年间担任中书典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