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章 智慧的化身

将战死,刚刚建国的蜀汉元气大伤。

    刘备败退回白帝城的时候,并非东吴无力继续追击。

    而是陆逊担心曹魏会攻击东吴,因此才撤了回去。

    也就是说,刘备战败后,几乎没有足够实力抵挡东吴的进攻。

    几乎没有能力在白帝城自保,因为战败造成的损失太大了。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对蜀汉的未来十分担忧,和东吴已经敌对,和曹魏又是死敌。

    如果这两家联合攻击蜀汉,那么该如何是好?

    如果说自己死后的接班人刘禅是一个有能力的人,那么也许还能挽回这个烂摊子。

    要是刘禅无才,那自己一生的心血岂不是付诸东流。

    而诸葛亮是一个有能力治国安邦的人,如果取而代之。

    那么诸葛亮可以挽回蜀汉当前的局面,使国家得以存续。

    二是汉室已然衰落,民心早已失去。

    东汉末年是汉代史上最腐败衰落的时期,也是历史上少有的黑暗时期。

    作为国家基础的百姓,被掌权的那一小部分人统治着。

    当他们被压迫得快要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不是走向死亡,就是走向全面爆发。

    张角三兄弟就是看清楚了这一点,于是创立太平道,笼络信徒,发动黄巾军起义。

    从这时候开始,原本被压榨的百姓连被压榨的资本都没有了。

    因为他们要么死于战火,要么死于逃亡途中。

    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找到一块新的土地,重新过日子。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百姓们开始不相信朝廷。

    老百姓开始隐隐觉得汉室已然衰落,已经走上了末路。

    实际上确实如此,即使是黄巾军之乱被压制,朝廷也对各地的割据势力无可奈何,最后还被曹操掌握。

    从黄巾军之乱发家的刘备,对此一目了然,心中自然明白汉王室已经失去了民心。

    刘备虽然自称是汉王朝的继承人,但是自己也在夷陵失败了,仅存的民心又失去了一部分。

    这种情况下,与其让刘禅继续守着汉家名份,然后支持刘禅的人越来越少。

    倒不如让诸葛亮创立新朝,给予百姓一个新的希望,这样才对得起当初相信自己,追随自己的人。

    三是刘禅难以治理国家,不如做个安乐侯。

    刘备阅人无数,自然从幼小的刘禅身上,看出了儿子是否有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