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注定失败的洋务运动

在价值上是可贵的,但在社会实际层面却往往无所作为,甚至成为社会进步的阻力。”

    李鸿章:太后在用人策略上,一直是采取平衡的原则。

    洋务运动始终没有很顺利地发展,总是在妥协。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认为主要是因为慈禧太后故意为之的。

    太后既不能说完全不要洋务运动这批人,她知道必须得有这些人,大清才能有希望。

    但又不能让洋务派的力量过大,始终有一批反对者得到太后的支持。

    太后今天支持支持洋务派,明天支持支持反对派,总是在双方之间寻求平衡,不让一方独大。

    所以只能说朝廷的自强运动是由于大清的土壤,当下的朝廷政治体制决定的,注定了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极大。

    “在后鸦片战争时期产生的这场自强运动,或者又名洋务运动,也有人说是同光中兴。”

    “其结局并没有带来清政府所期待的振兴,反而是更彻底的溃败,随后的中华陷入了更大的危机。”

    “用人体制的弊端和体系性腐败,最终断送了这场自强运动,其经验和教训值得认真吸取与借鉴。”

    “1887年的一天,天津武备学堂模仿西方的制造方法,做了一个小型氢气球。”

    “在试验放飞的时候,不料牵绳断裂,气球随风向西飘去。”

    “当局向周边官民发出通告,倘若有军民等人捡得,即日送还本堂,并记明某日某时捡到。”

    “送到后,除了酌量路途远近给予资助外,并赏银十两。”

    “同年八月,天津武备学堂又举行了一次试飞,邀请海军驻扎沈阳军队的营防统领前往观摩。”

    “这是中华第一次试制、试放自己的载人气球,这次小型氢气球的放飞活动是一次饶有兴味的暗示。”

    “尽管在旧制度的皮囊下开展的近代工业化的努力步履维艰,但华夏仍然没有停止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探索。”

    大清帝国的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各朝古人无不感慨万千。

    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清政府的自强运动终归成为一滩泡影。

    其实大家也丝毫不意外洋务运动的失败,反而觉得清政府会失败再正常不过。

    毕竟从主播的讲述中,各朝古人只感受到了晚晴的腐败和愚昧。

    在内部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下,在外部虎视眈眈的列强打击下,再加上清政府朝廷上下乌烟瘴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