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54章 崇祯冷血,计划经济

��现在的办法是先消耗百姓家中存粮。

    其次是商人们的屯粮,最后才是朝廷兜底,如此就能拉长缓冲时间,尽可能的让所有百姓都有一口吃的。

    毕竟大灾至少还要持续十年以上的时间,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周爱卿,此法既然是你所提,就由你写一份奏疏加急送到北京城,让内阁六部商议后下发到各布政司,各布政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臣遵旨!”

    崇祯摆了摆手:“汉中平原南水北调的事儿你们都知晓了吧,朕从潼关折向东南,沿途南阳等地都已经准备了,且襄阳府那边最为迅速,已经用此法载种晚稻了。

    你们虽是江南之地,但旱灾可不认这些,从目前形式来看,江南之地已经是无法避免了,只是早晚的问题。

    现在已经确定的是陕西和山西全境,河南七成、山东三成、湖广三成、北直隶两成,安徽和江苏一成,范围持续扩大,影响上亿人,朝廷储备的一亿两千万石粮食两年是极限。

    一旦粮食供应不上,饥民遍野、社会动荡、内乱频繁、秩序崩溃,那我们这七八年的努力就彻底白费了。

    你们要提前做好准备,稳定和满足自身的同时也要兼顾湖广、河南、山东三地。”

    “臣等明白,陛下且放宽心,必不负陛下所托!”

    “嗯!”

    崇祯轻哼了一声,又和两人聊了一些两省的受灾情况以及海贸所带动手工业发展、百姓迁移中南半岛的准备等等后,两人才告退离开。

    看着周廷儒的背影,崇祯轻轻的点了点头。

    周廷儒这人历史上名声很差,诸如阿谀奉承、结党倾轧、欺君误国、勾结外戚、极度贪婪等等,但不能否认此人的聪慧,能连中会员和状元的人聪明程度就不用多说了。

    聪明的人正常来说能力都不算太差,又崇祯这么接连敲打了几年,能力也还算可以。

    若是迁移百姓、大旱、海贸的事情办的还不错,倒是可以给他调回北京城任职六部的机会,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老老实实的当打工人。

    “去准备一艘船,叫上洪正业三人,朕去玄武湖走走,放松放松,也听听他们此次海贸的经历,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条陈!”

    “臣这就去准备!”

    李若涟快速离去,迅速招来四五名锦衣卫交待了一番,众人立刻散开,准备茶点果蔬、护卫暗探、借调画舫等等。

    南京本就是繁华之地,文人墨客、富商云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