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8章 截胡保时捷,智驾布局布局

 王逸看向邹泽峰:“智驾的研发,很不给力,非常不成熟,按照这样的进度,明年发布的时候,根本没法发布。”

    邹泽峰点点头:“董事长,接下来我们会全面加紧测试,全面加速智驾的研发。”

    “嗯,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就会推出Autopilot 1.0,推出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泊车。”

    “今年第三季度就推出!”邹泽峰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

    “好,我让智驾部门立军令状,明年第二季度,咱们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也要上线,并且做得比特斯拉更好!”

    “可以!”王逸并不反对。

    智驾的发展过程,注定是漫长的。

    这年头,能够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至于自动变道(NoA),那难度太大。

    要么视觉方案,要么激光雷达,而且还得是128线的激光雷达。

    64线的激光雷达只能实现基础的高速NOA,想要做到全场景高速NOA,需要搭配视觉方案。

    只是这年头64线的激光雷达,就要50万人民币一颗,成本太高,特斯拉都用不起。

    因此,2017年特斯拉推出Autopilot 2.0,也是视觉方案,实现了真正的自动变道。

    至于Autopilot 1.0的自动变道,纯属摆设,根本无法判断变道时机,都需要驾驶人员确认,和没有一个样。

    最主要的,就是Autopilot 1.0的硬件不给力,做不到自动变道。

    “对了,咱们的激光雷达研发的怎么样了?”王逸想起这事。

    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销量大爆,关键还是智能驾驶的进度。

    不说七八年后的很成熟的无图城市领航,即便是支持自动变道的高速NOA、城市NOA就很不错了,就能让销量大爆。

    而NOA和无图领航实现的基础,除了算法,还有激光雷达的突破!

    邹泽峰有些无奈:“董事长,目前64线的激光雷达已经研发成功,虽然采用半固态方案,成本做到了十万一颗,但还是很高,离着您要求的1万一颗,还差得很远。”

    “成本十万一颗,性能怎么样?”

    “64线激光雷达,性能很不错,用于自动泊车,车道保持,都没问题。若是天气好,高速NOA理论上也没问题,但天气不好的时候,就不行了。不过成本高是个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