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7章 建厂狂魔,激进式发展!

完全零风险!

    这个时候不抓紧投资招商,那就傻了。

    当晚,傅瀚就带着人直飞帝都。

    第二天,王逸刚来到星逸科技,朱长林便迎了上来:

    “董事长,深市来招商了,希望我们也去深市建晶圆厂!”

    “去深市建晶圆厂!”王逸并不意外:

    “40纳米工艺已突破,魔都就坐不住了,找上门来要我们去魔都建晶圆厂,并且给各种支持。”

    “如今28纳米工艺已突破,深市也坐不住了!”

    “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估计还有其他城市出手,邀请我们去投建晶圆厂。”

    “对,这是肯定的。”朱长林说着,却有些为难:

    “不过这就尴尬了,明年年中,咱们月产30万片12英寸晶圆当量,月产1.8亿颗芯片,已经产能溢出了,根本用不了。若是再在深市,以及其他城市投建新的晶圆厂,岂不是产能更加过剩?”

    “这的确是个问题,但问题不大。”王逸摆了摆手:

    “当下28纳米工艺还是全球顶级工艺,全球都缺28纳米产能,星逸科技自己用不了,还可以给第三方代工啊!”

    “只要价格合适,别说国内企业了,哪怕外企订单都能抢过来。”

    “不管是40纳米,还是28纳米,咱们都能代工!”

    原本王逸还打算将帝都B1晶圆厂一期,和魔都的M1晶圆厂的40纳米生产线,全部升级成28纳米生产线。

    可现在看来,完全不用。

    下半年帝都B2晶圆厂一期交付,魔都M2晶圆厂一期交付,都可以直接做成28纳米生产线。

    当下28纳米芯片月产能3000万颗,届时能达到月产6000万颗,甚至9000万颗,根本用不了!

    而40纳米生产线也得保留,毕竟当下所有星逸手机、星逸平板、星逸电视的处理器,都是40纳米芯片,都靠着这两条生产线量产!

    即便后续自家产品全面升级28纳米,也得留这两条四十纳米生产线,给第三方企业代工!

    既然要代工,那就要种类多一点。

    接下来几年,28纳米都是高端制程,40纳米也都是主流制程,都会一直存在的。

    即便十年后,40纳米芯片都依旧健在。

    像是台积电、中芯国际、三星等半导体巨头,十年后都保有40纳米生产线。

    同样,星逸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