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8章 有理说不清

解了薛白的官职,现在听说要安抚薛白,心里极不情愿,道:“若他心存反意,安抚又有何用?”

    韦见素答道:“世人皆言雍王意在谋篡,臣却敢断言,只要圣人安抚于他,他必不敢造反。”

    李琮不解道:“为何?”

    “雍王根基尚浅,且身份存疑。此前他率王师抗击胡逆、平定叛乱,得将士拥戴。可若一旦起兵,其部下必离心背德。”

    这几天韦见素一直就在想这件事,分析出薛白最稳妥的争位办法就是等到天子驾崩,而不是举兵。

    “陛下若能下诏,命雍王依旧暂镇范阳,他必不反。”

    说罢,韦见素忽然想到薛白这一路上慢腾腾地走,总不会就是在等李璘造反吧?

    若是双方有约定,可薛白又是如何能确定能说服李璘的呢?

    李琮一时半会做不了决定,再次看向了窦文扬。

    遇到大事,这个他往日十分倚重的宦官却是哑了声。

    李琮遂搁置了薛白的问题,先问道:“何人可为主帅?”

    韦见素早有腹案,道:“永王乃陛下之弟,身份高贵,唯有任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再任郭子仪为副帅,则必可平叛乱。”

    君臣对答了一番,李琮不能决断,还需再作思量,让韦见素先行告退。

    窦文扬一直在旁听着,危机感越来越强,担心自己失势。

    让他想平定叛乱的办法他想不出,可化解自己的危机他却有的是办法。

    “圣人,永王乃为太上皇派往江陵,而韦见素又深得太上皇信任,安知韦见素与永王没有勾结。”

    一句话提醒了李琮,永王之叛的背后只怕不简单。

    那位太上皇深谙权力斗争,退位后始终不死心,一直在试图重掌大权,谁知是不是他在背后操纵?

    随后数日,各种消息如雪花一般地飘来,应接不暇。

    让李琮极为在意的一点是,李璘竟真在檄文里称是奉了太上皇的秘诏举兵。

    对此,他大为失望愤怒。

    他好不容易与李隆基联手了一次,顾念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希望父子兄弟能齐心协力兴复祖宗留下的社稷,可再一次遭遇了背叛。

    人心诡谲,权力的斗争也显得愈发复杂。

    李琮已渐渐分不清诸人的立场,忠奸难辨,各项策略也难分对错。

    他觉得很乱,不知信谁,该怎么办?

    仅仅是否安抚薛白一事,朝中意见就完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