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九章口诛笔伐?一部范进中举送给你们!文人自闭,儒生狂怒!上集

口处看到诗词,一个儒生眼睛一亮,指向进门处的一幅大宣传海报之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随着一个儒生将这首诗词念出,所有人都是浑身一颤。

    诗词大气磅礴,气势浑厚,义理深广。

    绝非普通人能做出来的!

    在唐朝,科举是有诗词的考核,因此唐朝诗词非常昌盛。

    明朝因为科举不考诗词,诗词逐渐衰败。

    但文人们嘛,喜好附庸风雅,都会纷纷在私下组织小型诗会,以诗论友,把酒当歌。

    “不可能,这不可能是国师做出来的吧,国师就那打油诗的水平,怎么可能做出来这样的绝句出来。”

    一个儒生不可思议的说道。

    因为之前臭豆腐之争的时候,李逍写了个对联‘亦香亦臭香飘万里,为味为鲜味到千家。’这水平让儒生们嗤之以鼻。

    除此之外,大家还深挖出了,李逍曾经给郡主示爱时候写的藏头诗,我爱凝云。

    对于此诗,大家也觉得俗不可耐,尴尬的能扣出一套院子。

    因此他们内心也认为,李逍没读过书,是个农户,不可能作出这样的诗句来。

    “这首诗,好像别有意味,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一名学子楠楠说道,突然眼睛一亮,拍手道:“万马齐喑..万马齐喑这是分明是暗讽,当下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现象,说的不正是现在吗?”

    “对啊。”

    一名儒生道:“可造成这样现象的,不正是他李逍自己,他李逍反过来暗讽朝廷?好啊,此人果真居心叵测啊!”

    “没错!果真如此!”

    另外一名儒生震撼道:“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作诗之人,偷偷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变革才能使国家变得生机勃勃.他这是在讽刺当朝的格局的腐朽,这是质疑圣上!”

    一书生大喊道:“真是可笑至极,始作俑者居然贼喊捉贼,造成这样的现象,就是国师李逍他自己!”

    又有人喊道:“这是国师对圣上的大不敬,只可惜,圣上还被蒙在鼓里,不知道国师的胡作非为!”

    “可恶,可恶啊!”另外一个儒生指着诗句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分明是在骂我们。”

    闻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