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故宫、现今我们能在首都看到的辉煌故宫建筑群,始建就是永乐大帝,再则编篡《永乐大典》,朱元璋开创明朝建都南京,更立下祖训不得迁都,可永乐大帝还是毫不在意这祖训,直接迁都北京。
这无疑都是极有气魄的人才能做到的,再则组织郑和下西洋等等,也都曾在历史上书写下重重的笔墨。
除了这些许多现代人都能耳熟能详的大事外,明永乐还做过两件大事。
其一就是搞出了阳山石碑。
说起这个石碑恐怕现代人都要惊叹,这是永乐帝为了纪念朱元璋立下的碑,为了显示自己的孝心和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他曾在南京郊区汤山县依阳山开凿出了阳山石碑。
没有亲临其境你很难想象这个石碑有多大,如果能把这石碑立起来,它足有七十多米高,相当于今天二十五六层楼的高度。
石碑共分三块,碑身、碑额和碑座,这三部分都在如今的阳山依旧无法站立。就算是依照现代的科技都无法把这三块庞大到恐怖的石碑站起来合为一体,就更别提六百年前的人力了。
阳山石碑总重估计三万多吨,要把三万多吨的东西吊到基座上,再把碑额搁上去,如今都无法做到,结果石碑在永乐大帝开凿好以后竟成了大大的烂尾工程,一直在阳山躺了六百多年。
你想,永乐帝本是为了开凿石碑纪念朱元璋,向天下彰显自己的孝心,更是昭告天下自己依旧是朱元璋的好儿子,就算他这个皇位是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也是名正言顺,以能更好的巩固一身皇权,结果碑弄好了却竖不起来,搞成了烂尾楼,可想而知这种事是多么尴尬和滑稽。
也正是因为此,永乐才又另外在南京建造了报恩寺和报恩寺塔。
甚至可能阳山石碑还没开凿结束永乐帝就有了这种预感,猜到了可能出现的结果,所以报恩寺塔的始建是在阳山石碑工程尚未竣工就开始的。
不过这座塔却已经不是单纯纪念朱元璋了,还包括他的母亲。
整个报恩寺塔都是按照皇宫标准建造的,而这一座塔就耗资248.5万两白银之巨,在永乐朝工部侍郎黄立恭以及大名鼎鼎的三保太监郑和监督下耗时十九年才竣工,使役工匠十万余众。
整个塔九层八面,高约78米,搁在现代依旧是比拟二三十层楼房的高度。
放在六百年前亦是绝对的南京第一高,而且整个塔身都是由白瓷五色琉璃砖构件堆砌而成,每砖均刻有佛像等图案。
据传塔建成后九层
这无疑都是极有气魄的人才能做到的,再则组织郑和下西洋等等,也都曾在历史上书写下重重的笔墨。
除了这些许多现代人都能耳熟能详的大事外,明永乐还做过两件大事。
其一就是搞出了阳山石碑。
说起这个石碑恐怕现代人都要惊叹,这是永乐帝为了纪念朱元璋立下的碑,为了显示自己的孝心和维护自己的正统地位,他曾在南京郊区汤山县依阳山开凿出了阳山石碑。
没有亲临其境你很难想象这个石碑有多大,如果能把这石碑立起来,它足有七十多米高,相当于今天二十五六层楼的高度。
石碑共分三块,碑身、碑额和碑座,这三部分都在如今的阳山依旧无法站立。就算是依照现代的科技都无法把这三块庞大到恐怖的石碑站起来合为一体,就更别提六百年前的人力了。
阳山石碑总重估计三万多吨,要把三万多吨的东西吊到基座上,再把碑额搁上去,如今都无法做到,结果石碑在永乐大帝开凿好以后竟成了大大的烂尾工程,一直在阳山躺了六百多年。
你想,永乐帝本是为了开凿石碑纪念朱元璋,向天下彰显自己的孝心,更是昭告天下自己依旧是朱元璋的好儿子,就算他这个皇位是从侄子手里抢过来的也是名正言顺,以能更好的巩固一身皇权,结果碑弄好了却竖不起来,搞成了烂尾楼,可想而知这种事是多么尴尬和滑稽。
也正是因为此,永乐才又另外在南京建造了报恩寺和报恩寺塔。
甚至可能阳山石碑还没开凿结束永乐帝就有了这种预感,猜到了可能出现的结果,所以报恩寺塔的始建是在阳山石碑工程尚未竣工就开始的。
不过这座塔却已经不是单纯纪念朱元璋了,还包括他的母亲。
整个报恩寺塔都是按照皇宫标准建造的,而这一座塔就耗资248.5万两白银之巨,在永乐朝工部侍郎黄立恭以及大名鼎鼎的三保太监郑和监督下耗时十九年才竣工,使役工匠十万余众。
整个塔九层八面,高约78米,搁在现代依旧是比拟二三十层楼房的高度。
放在六百年前亦是绝对的南京第一高,而且整个塔身都是由白瓷五色琉璃砖构件堆砌而成,每砖均刻有佛像等图案。
据传塔建成后九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