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24直达天京:中国酱菜公司之特快

地满登登的。容闳他们只能蜷缩在货舱里过夜,头上堆的是“雨伞”,脚下蹬住的是“小桶盐酱”。左边是“酱缸”,右边是“螺丝”和“中国鼻烟粉”,但容闳他们不仅睡不好,连烟斗和雪茄也不能抽了。

    这酱菜船严禁任何火星,否则整条船有可能就飞了。

    “雨伞”就是指英国恩菲尔德步枪;

    “酱缸”是火炮;

    “小桶盐酱”是炮弹;

    “中国鼻烟粉”是火药;

    “螺丝”则是雷管;

    中国酱菜?

    那是通过检查的幌子,西洋军火走私船才是它的真身!

    上海朝太平军地军火走私是一桩大生意,没人能遏制它。

    清朝官员有遏制的权力和义务,但清朝人怕洋人,其实不仅洋人。连安南人、暹罗人、朝鲜人都怕,因为在满清文明下,如果官员搞死一个老百姓,那是无所谓的事,你能怎么样?但天朝上国的面子靠的就是友邦和附属国,所谓的天朝礼仪之邦啊,涉及到外邦,那就是朝廷的事。

    这就是礼仪,天子的礼仪。

    更何况洋人比什么安南人狠多了。不仅面相如鬼,更是海上无敌,要不然道光和咸丰怎么会漠视香港、上海成为飞地?尤其上海江浙等地的满清官员沮气,他们熟悉洋人地厉害和特性,对洋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许内地的官员敢把洋人当怪物砍头示众,比如湖南牛比兮兮的县令就把一个潜入地法国传教士砍了,但上海和江浙绝对不敢,他们见过洋人的军力,上海本来就是法队从小刀起义者手里夺回来的。还倚仗他们在逼近的太平军军锋面前守护城市。

    太平军当然不管军火走私。他们热情的欢迎军火走私,因为洋教的关系。在洪秀全占领南京后,蜂拥而入的洋人不计其数,虽然洪秀全他们和满清一样愚昧,但洋人总是信上帝的,这是先天的好感(当然后来,人家也恶心他们了),有交流才有观点,洋人地事物以及他们武器精良的观点还是深入人心,在造反生涯中,他们需要西洋军火。

    唯一正儿八经管军火走私的竟然只有英国佬,他们观点有法必依----我们都中立了,当然不能让军火朝叛军手里流。

    他们有时候突击检查,但明显的他们的人力控制不住军火生意。

    上海那时候还不是所谓的正儿八经的租界,只不过是洋人太狠了,呼呼的打过来,然后一群商人和军舰强行在上海呆住了,咸丰和他爹捂住眼:我打不过你?那好,我不和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