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二五 加速的北方

成了,以后所有工厂便变成了私产或者国有工厂,那就会***工业创新能力。

    所以,要想办实业,搞工厂,还是要和对付晋商票号一样,把民间的钱激发出来,但这年头都是地里刨食的主,富户们宁愿把银子埋在自家密室里,也不情愿拿出来投入有风险的实业开厂上。

    再加上中国人特有的黄土情节,别说这个种田第一得年代了,就算是后世,李大少爷还时常会想,等以后退休了回老家,弄个一壶清茶三亩土地的小日子。

    财富总是云集于少数人手上的,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现在他面对的情况时财富全部云集于那些靠土地兼并起家的地主和士绅们手里。

    但他也知道,不能向后世那样,把所有地主和士绅都得罪了,没收了人家的土地,那样只会使得国家更加***,何况他之前也说过,地主和士绅是这个国家最早接触外界的人,他们的子弟更是最早一批有了西化思想的改革者。

    当这些问题一个个全摆到李默面前时他就知道,土地改革是必须实行的,好处是可以通过打击那些顽固保守的大地主,把土地通过置换,回购和其他办法收回,在交给无土地的普通人手中,那样一来得到土地的人就会拥护新政府,拥护他这位新皇帝!

    有了他们的拥护,以后的各种新政就能顺利推行下去,这也是为何光绪帝维新不能成功的原因,因为他虽然是皇帝,也有谭嗣同等人奔走疾呼,但那些本应该执行新政的人却个个抵制,加上他也没有兵权,一纸新法的皇榜估计连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没见过,更别提他们来支持皇帝了,所以维新只能维持白日做梦而已!

    李默可不想出现自己的新法遭到阳奉阴违的抵制,士绅和地主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他们不仅掌握了土地,还因为土地聚拢了大量百姓在身边,加上这年头多为白丁,只靠言语传递消息,所以拥有话语权的他们,在地方上就是土皇帝,要想顺利推行新政,加快国家化的脚步,就必须砸烂他们笼罩在普通百姓头顶的那个大锅盖!

    但又不能把所有地主都得罪了,一下子全部推倒政府对立面上,所以李默在政府官员陆陆续续抵达各县各省后,立即让他们查询了大量的户籍和土地买卖资料,发现拥有两百至一千亩土地的小地主占了八成,剩下的才是那些超过一千亩土地的大地主,而且越是经济弱后的河南和山东等地,土地越是集中,黄河沿岸的关中大地上,家资超过万亩以上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超级大地主存在!

    根据这个发现,他立即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