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一四 日本军舰要回来了

,按照太平洋军的标准加高舰桥,扩大司令塔,同时尽量使其看起来要简洁。

    至于火力方面,则是改装最难的地方,原本李默也是准备采用意大利制双联l40型305毫米舰炮的,但后座力问题实在是太大,即便是采用了液压管退地方式,木质的甲板根本无法承受,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檀香山仿制的意大利l45型203毫米舰炮。

    但问题是,即使缩减了厚厚的装甲,两艘叶卡捷琳娜二世级战列舰依然能达到一万一千吨,这么庞大的舰体只装两门双联炮塔实在是太浪费了,但根据测试,过短的舰体和内部结构,又无法采用装背负结构,苦思冥想后李默决定采用了历史上德国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的办法,采用三联装前后主炮,前后半球各一座的布置方法。

    唐晓在边上听着直皱眉头,虽说三联装技术已经被檀香山掌握,其核心的延迟技术和大幅减少重量的液压助退技术也经过了测试,但这一切还未经过最终的合成测试,尤其是新式的三联装152舰炮才刚刚下线,这个时候又要用拿到全部资料后仿制意大利的l45型203舰炮改三联装,这不是故意折磨他嘛。

    唐晓连忙温婉的提出进度可能赶不上,不过李大少爷却信心十足,新式的152毫米舰炮初步的测试结果他已经看过了,技术上其实已经不错了,缺憾是炮弹威力未能达标,但这主要是因为炮弹问题,而不是舰炮本身。

    弹药却是个大麻烦,李默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前世也没接触过,所以只能由檀香山实验室自己摸索,虽然实验室增大弹丸质量,才用新型更长更尖细的弹体,依然只能提高不到百分之十。

    所以如何提高炮弹穿甲效率上他也一筹莫展,除非他能立即弄出高密度合金钢,不过那个玩意就算是现在研制出来,拿来生产炮弹的话,恐怕也会让他立即破产!

    他也只能拿前世看过的一些这么方面资料来糊弄唐晓,尤其是当李大少爷提到给穿甲弹安装弹帽提高穿甲效率时,唐晓更是一个脑袋比八个大,给炮弹戴帽子?这是什么技术?

    唐晓当然不知道,关于弹帽技术还是李大少爷受前几天一份情报得到的启发,请报上说尼古拉二世已经决定,将派遣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接任额远东舰队司令一职。

    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历史上马卡洛夫这位出师未捷身先死,被日本水雷炸死的俄海军将领还是一位海军科学家,他提出的将舰艇隔成若干个水密舱,并在舰上安装带有大功率的排水泵和排水管道,同时配备特种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