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3章 就是不点头

见!”

    “哎哟,李大人,你安好啊!”

    “常年兄,失敬失敬!”

    “洛贤弟,有礼有礼……”

    那乱烘烘的场面,就跟文武百官在此聚会似的。黄真站在那儿,双手抓着栅栏,眼巴巴地数着数儿,就跟锁在家里盼着父母双亲下班归来的小可怜儿。

    等这几个官员也都安顿了牢房,牢里的喧嚣才算静下来,牢头李知觉摇着一大串钥匙,“哗啦哗啦”地往外走黄真站在牢里冲他招手:“牢头儿,牢头儿,来,过来,过来!”

    黄真也算是司法口的一位大佬了,如今尚不能判定他是否就一定出不去,那些牢头管事可不敢太过得罪他,那李知觉听见召呼便走到他身边,拱一拱手道:“哟,是黄大人呐,您老有何吩咐啊?”

    黄真左右看看,对李知觉小声道:“牢头儿,老夫问你件事儿,你这牢里边,还有多少间空房啊?”

    夏浔正盘膝坐在榻上调息黄真这句话他听的清清楚楚。

    夏浔并没有睁眼,嘴角的弧度却悄悄向上翘了翘

    以东宫迎驾事件为开始,事态渐渐开始向追究东宫结党案发展了。

    结党,明显比有失臣礼的罪过更为严重,随着一批批朝中重臣相继入狱,敢为太子直言的官员渐渐少了。倒不是文武百官至此就彻底胆怯不再敢坚持自己的信念,而是明知道只要出头,就会被汉王的人说成是太子党的一员,就此逮捕入狱,不如留此有用之身,徐图后计,所以许多人为避锋芒,选择了隐忍

    陈瑛用了一招掘树计,把太子这棵大树的枝干、根系一条条地折断、一根根地斫断渐渐图穷匕现准备二度上书,请求废储了。

    在此期间,永乐皇帝却仍执着于要求百官拿出对迁都之议的统一意见来,内阁只剩下胡广和金幼孜两个人了甫登内阁首辅之位的胡广一天几遍受到永乐皇帝的垂询,询问百官对迁都的统一意见。

    其实百官的意见已经很明确了:反对迁都!

    同意迁都的官员在朝中只占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官员大多是北方籍的官员,在朝中的力量微不足道,他们反对的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皇帝对如此明显的趋势视而不见,一味地要求拿出“统一意见”,胡广又不傻,自然明白这所谓的统一意见其实不是百官的统一意见,而是百官与皇帝的统一意见,即:同意迁都。

    眼见内阁同僚一一入狱,胡广哪有胆量以身试法,去跟皇帝叫板,皇上不断向他施加压力,他就不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